• ISSN: 1674-7461
  • CN: 11-5823/TU
  •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中国图学学会
  • 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审稿登录

检索系统

期刊检索

关键词检索

2010年2卷3期

显示方式 :           |     

技术研究
工程设计企业知识管理信息门户的研究与实现
郭平平, 赵晨, 郭聪
2010, 2(3): 1-7.
[摘要](1088) [FullText HTML] (708) [PDF 2918KB](12)
摘要:
分析了工程设计企业知识管理信息门户实现面临的技术挑战和确保成功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工程设计企业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在介绍知识管理信息门户设计的基本思想和逻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典型的门户平台,完成了工程设计企业知识管理信息门户的软件实现。
联营项目管理模式的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
李惠萍, 郑夏翊
2010, 2(3): 8-13.
[摘要](1372) [FullText HTML] (812) [PDF 4037KB](11)
摘要:
经济责任主体在项目部的“联营项目管理模式”,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重点,根据浙江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量价分离原则,以工程进度为主线,部位和时间为核算节点的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并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项目重点监控体系,搞好企业制度建设,在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和企业自身管理需求找到合理平衡点,一定要考虑到项目部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成本管理信息化模块的开发,建立起有效务实的成本管理信息化模块。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研究
马令勇, 刘功良, 姜伟
2010, 2(3): 14-19.
[摘要](1349) [FullText HTML] (1104) [PDF 1781KB](11)
摘要: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结构选型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用MATLAB神经网络方法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选型。并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人工神经网络高层建筑结构选型专家系统使选型过程简单明了。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选择恰当的结构型式。
BIM技术专辑
BIM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室内环境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
李腾
2010, 2(3): 20-23.
[摘要](1070) [FullText HTML] (1086) [PDF 1356KB](16)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在推出绿色建筑的同时,提出了认证绿色建筑的体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随着科技的发展,BIM概念的出现,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出现,特别是以各种软件为基础,进行能量分析、价格分析等,给绿色建筑的评估带来新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和各类能量分析软件,并以此为基础,对BIM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室内环境的过程模型。
探索BIM理念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
张吕伟
2010, 2(3): 24-27.
[摘要](1023) [FullText HTML] (1021) [PDF 2926KB](13)
摘要:
BIM理念是正确的,BIM技术是可行的,只是BIM软件还不成熟。根据给排水工程特点,对Revit软件提供的二种协同模式进行探索,链接模式和工作集模式使用下来效果都不理想。根据二种模式优缺点,采用二种模式相结合,取得一些效果,但还不是最理想,主要问题是二种模式界限如何划分,尝试了几个方案,最终确定如下方案,按照建筑、结构、工艺建立工作集,对于场地、一期建筑等采用链接。
分专业协作的BIM体系实现
李伟光
2010, 2(3): 28-32.
[摘要](1190) [FullText HTML] (759) [PDF 1295KB](15)
摘要:
BIM的本质是建筑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本文介绍了统分结合的建筑信息管理思路,提出了“分专业管理”的信息管理原则和“从实际出发”的信息互用原则。强调信息管理时要注意信息的分类,各专业信息分别管理。应当以对象的共同信息作为基础,各专业的特殊信息作为扩展。强调信息互用时不只要考虑信息交换标准的一致性,还要考虑信息交换标准的实用性。本文以PKPM软件在初步设计时的应用为例论述了上述原则的优点。
基于开放性BIM技术的传统建筑数据库建设中的信息交换研究
靳金, 黄锰钢
2010, 2(3): 33-39, 110.
[摘要](1441) [FullText HTML] (1019) [PDF 3698KB](18)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地传统建筑的破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以及方便现代建筑师设计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和必要性。然而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依赖于某种软件进行,这样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对韩国正在进行的基于开放性BIM技术的传统建筑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介绍。作者着重介绍了该项目中利用IFC属性集进行信息交换的部分,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和韩国传统建筑存在很多的相似性,希望能对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刘晴, 王建平
2010, 2(3): 40-45.
[摘要](1639) [FullText HTML] (1103) [PDF 1367KB](26)
摘要:
在分析建筑业低效率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效率提高的重点是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化管理。论文对BLM思想的形成、发展、内涵进行论述后,指出BLM实施的关键技术在于BIM, 并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BIM技术的概念、产品、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指出BIM在我国推广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期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BIM技术,并为BIM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浅析BIM5D技术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
尹为强, 肖名义
2010, 2(3): 46-50.
[摘要](1486) [FullText HTML] (813) [PDF 2977KB](14)
摘要: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BIM5D技术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叙述了BIM5D数据模型的概念,然后描述了基于BIM5D数据模型的钢筋算量产品的技术架构以及三维呈现结构。展示了基于BIM5D数据模型的钢筋算量产品实现,包括BIM数据和成本、时间。大量实际应用表明,基于BIM5D数据模型的应用计算准确性高,三维可视化结果清晰明了,提高了钢筋工程的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规划微环境生态模拟与评估
谢宜, 葛文兰
2010, 2(3): 51-57.
[摘要](1388) [FullText HTML] (1156) [PDF 10302KB](13)
摘要:
“生态城市”理论提出将城市规划与生态学有机结合才能使城市生态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城市规划微环境生态模拟与评估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解决城市规划在微观层面生态指标量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应用研究的主要技术思路是在可计算化的三维信息模型基础上,综合利用气象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进行规划微环境生态模拟与评估,目的是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基于BIM技术的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梁截面非线性分析
孙云鹏, 刁波, 刘文鹏
2010, 2(3): 66-71.
[摘要](1163) [FullText HTML] (1197) [PDF 2309KB](18)
摘要:
在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基础上,通过研究其标准BIM文件格式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标准,得到向IFC中性文件中扩展几何属性、混凝土材料属性数据和钢筋材料属性相关参数的方法,并通过C++编写的“数据整合模块”访问和分析处理IFC文件中的相关数据,生成供Fortran截面非线性程序读取的文件形式,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梁截面非线性分析实例分析中,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
BIM Technolog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BIM Implementation:Current Practice in Hong Kong
Fan Hongqin, Guo Hongling, Jin Zhigang, Li Heng
2010, 2(3): 58-65.
[摘要](1156) [FullText HTML] (1257) [PDF 4829KB](24)
摘要: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has gained rapid acceptance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n Hong Kong;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ustry practitioners realize this irreversible trend of changing gradually from traditional 2D repres...
走进工程
BIM技术在银川火车站工程中的应用
高永刚, 李光金, 董智力, 惠跃荣
2010, 2(3): 72-75.
[摘要](1438) [FullText HTML] (734) [PDF 4402KB](1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BIM的可视化技术在银川火车站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文章阐述了银川火车站改造项目中,站房和站台复杂钢结构的三维建模、钢结构施工吊装方案的设计以及虚拟仿真和风险控制等都应用了基于BIM的可视化技术,从而更好地完善了设计和施工方案。
三维设计技术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中的应用
何学山, 李靓
2010, 2(3): 76-79.
[摘要](1220) [FullText HTML] (689) [PDF 3514KB](11)
摘要: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我们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谈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三维设计技术的一些体会。
应用交流
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浅梁单调加载变形的数值模拟
李文华, 赵彦革, 张吉, 潘宁, 杜文博, 方伟
2010, 2(3): 83-90.
[摘要](1355) [FullText HTML] (1499) [PDF 2868KB](16)
摘要:
本文对当前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拟进行了概述,以Bresler等人所做试验中两根分别以剪压与弯曲形式破坏的浅梁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及本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加载过程数值模拟。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指出可优选的有限元模型与本构模型;提出梁的极限荷载应结合压区混凝土应变与拉区纵筋拉应力取定,而不能简单取为非线性求解不收敛时施加的荷载值;以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求解的主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将有助于推进钢筋混凝土梁数值模拟时参数设置的标准化。
弯箱梁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动力计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高奎香, 王健, 程拥强
2010, 2(3): 91-95.
[摘要](1366) [FullText HTML] (741) [PDF 1922KB](13)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弯梁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互通式立交的匝道桥设计中应用更为广泛。本文将分别介绍基于MIDAS/CIVIL计算程序下弯箱梁计算模型建立过程中在静力和动力方面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并对模型进行动力测试,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建筑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应用
邓雪原, 苏昶, 孙朋, 王国俭
2010, 2(3): 96-103.
[摘要](1415) [FullText HTML] (775) [PDF 2444KB](23)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CAD协同设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筑CAD协同设计的发展需要经过二维协同设计向三维协同设计的过渡。接着对适合于大型建筑设计企业的建筑CAD协同设计平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一个实际工程项目,详细描述了建筑工程协同设计的方法与过程。然后对建筑协同设计的标准统一、工种协同等特点和高效沟通及超大项目的应用优势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本研究采用的协同设计平台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尚待完善的问题,并对建筑协同设计平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行业发展
基于数据协同的日本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
董建峰, 梁晓
2010, 2(3): 104-110.
[摘要](1816) [FullText HTML] (1063) [PDF 2951KB](17)
摘要:
本文从CAD数据交换标准、基于BIM模型的协同设计以及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等三个方面,介绍日本勘察设计行业协同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基础数据标准化和信息系统建设两方面对如何完善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协同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建议。
BIM讲堂
“BIM”究竟是什么?
何关培
2010, 2(3): 111-117.
[摘要](1207) [FullText HTML] (1392) [PDF 1507KB](26)
摘要:
要回答“BIM是什么”这个问题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回答的是BIM的定义,不容易回答的是BIM对工程建设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影响和价值,作者在相隔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写了两篇同样标题的文章(这里以上下两篇作为区分),以自己的认识探索对后者的理解。其中上篇在作者博客上发布一年来,已经被超过二十个网站转载。
  • 版权所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
  • 京ICP备17057008号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兴化路2号院1号楼
  • 电话:010-64517910 邮编:100013
  • 微信号:tmjzgcxxjs  QQ:3676678954  E-mail:tmqk@cgn.net.cn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