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4-7461
  • CN: 11-5823/TU
  •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中国图学学会
  • 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审稿登录

检索系统

期刊检索

关键词检索

2024年16卷4期

显示方式 :           |     

封面+封底
2024, 16(4): -6--6.
[摘要](334) [PDF 116951KB](30)
摘要:
目次
2024, 16(4): -5--5.
[摘要](225) [PDF 316KB](12)
摘要:
封二-期刊理事会
2024, 16(4): -4--4.
[摘要](223) [PDF 11286KB](5)
摘要:
封三-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24, 16(4): -3--3.
[摘要](301) [PDF 15069KB](8)
摘要:
封四-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2024, 16(4): -2--2.
[摘要](294) [PDF 1302KB](9)
摘要:
封五-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4, 16(4): -1--1.
[摘要](190) [PDF 12285KB](1)
摘要:
封六-匠心绘蓝图 携手向未来
2024, 16(4): 0-0.
[摘要](196) [PDF 15507KB](3)
摘要:
BIM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GIS+BIM的地铁工程实景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雪健, 王家远, 张育雨, 张立杰, 周小林
2024, 16(4): 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1
[摘要](799) [FullText HTML] (405) [PDF 2798KB](63)
摘要:
针对地铁工程项目可视化管理中存在的模型精细化不足、数据集成与展示不充分及真实性欠缺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利用GIS和BIM技术作为解决方案,提升地铁工程实景三维建设的效果。首先研究构建了地铁工程实景三维平台的建设框架,分析了数据集成与融合、动态层次加载、模型轻量化与显示等关键技术。随后以深圳地铁14号线工程为案例,进行了实景三维可视化平台的建设与功能应用。案例涵盖了工程建设管理图、空间分析可视化、多视角场景漫游及BIM可视化与属性查询等内容,实现了地铁工程项目多源异构数据与模型的集成,提供了多尺度的实景三维可视化展示,为项目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字化绿色化技术在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中的协同应用
蔡宇凌, 朱伟, 吕宇
2024, 16(4): 28-3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5
[摘要](494) [FullText HTML] (292) [PDF 2533KB](15)
摘要:
援建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老铁路的重要配套工程,具有推动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通过在项目中协同应用数字化和绿色技术,保留场地内全部树木,恢复建成后的植被,并积极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以实现项目对原场地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该项目以低碳姿态承载和保护了场地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BIM正向协同设计研究与应用
黄晓冬, 林卫东, 王彦哲, 曾悦
2024, 16(4): 33-3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6
[摘要](650) [FullText HTML] (379) [PDF 2770KB](25)
摘要:
传统设计具有“流程线性”和“专业独立”等特点,容易导致错漏碰缺、超概超支、以及缺乏实效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并加强设计的成本与质量控制,本文引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建立了“流程系统”和“专业并行”的BIM正向协同设计流程。研究分析了BIM正向协同设计的效率、周期以及人员组织架构,并提出了标准化设计、参数化构件设计、专业协同设计、BIM工程算量、成图与交付,以及BIM+二维码应用等实施技术要点。通过模型驱动设计数据的正向传递,本文旨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最终实现建筑工程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与轻量化数字交付。
BIM技术赋能排水工程智慧运维应用
黄静菲
2024, 16(4): 38-4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7
[摘要](524) [FullText HTML] (321) [PDF 2581KB](16)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手段和理念,以满足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尽管BIM技术已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运维阶段基于BIM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应用实践仍然较为稀缺,大多数仍处于初步探索或概念验证阶段。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发展的背景,聚焦排水工程基于BIM的运维应用。通过分析排水工程中BIM技术赋能智慧运维的核心需求,探讨了几类典型排水工程的模型服务以及面向不同需求的智慧运维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实践说明了其应用效果,为BIM技术赋能排水工程智慧运维提供了经验借鉴。
基于BIMBase平台的全过程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朱思旻, 黄开泰, 胡继强
2024, 16(4): 44-4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8
[摘要](612) [FullText HTML] (339) [PDF 2688KB](17)
摘要:
本研究以湖北东湖实验室为载体,探索了国产自主BIM技术在建筑全过程工程管理中的集成能力。采用国产自主BIM设计软件BIMBase进行全专业BIM设计,并基于BIMBase平台打造了全过程工程管理平台“中信数智通”,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协同管理和交付,构建了基于国产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管理应用体系,提高了工程协同管理水平和效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BIM在智慧水厂扩能改造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张怡坚, 宁运芳, 刘柱, 李智, 常永第, 徐奇, 黄鑫, 王培成
2024, 16(4): 54-59.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0
[摘要](497) [FullText HTML] (373) [PDF 10992KB](16)
摘要:
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数字建造已成为建筑业战略转型的关键路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对优质饮用水的需求,城市既有水厂的处理工艺需要进行全面升级和扩能改造。位于深圳市中心的某水厂扩能改造工程面临用地紧张、厂区管线保护、供水安全保障、水下湿法顶管作业以及复杂空间设备安装等多重施工挑战。通过应用倾斜摄影、GIS、Dynamo、Civil 3D、Revit、AR、BIM5D等技术,该项目实现了场地优化、多专业模型整合、模拟分析、可视化方案比选、三维技术交底及数字化项目管理,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整体上,项目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在不停产状态下的扩能改造,最终达到了提升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BIM技术在渭北新区再生水利用工程中的应用
鞠恺, 于丽娜, 王宝玉
2024, 16(4): 70-74.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3
[摘要](415) [FullText HTML] (364) [PDF 7726KB](6)
摘要:
本研究以渭北新区再生水利用工程为例,探讨了BIM技术在再生水厂项目中的全过程应用。针对项目构筑物空间布局紧凑、管线复杂的特点,建立了以优化工艺管线和设备精准安装为核心的BIM应用体系。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场地布置、模型创建与会审、设备深化等优化工作,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在实施阶段,开展了碰撞检查、孔洞精准预留、施工方案模拟与过程管理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安装与管控效果。实践表明,BIM技术在渭北新区再生水利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施工质量、成本和工期,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港口建设工程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研究
黄洋, 杨华东
2024, 16(4): 75-8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4
[摘要](508) [FullText HTML] (289) [PDF 2293KB](8)
摘要:
港口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有着丰富的信息化需求,然而现有的施工BIM协同管理平台和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在应用于港口建设项目时存在不足。本研究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的项目级信息化创新应用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交通水运行业以及江苏省关于智慧工地和品质工程的创建要求,开展了港口建设工程智慧管理平台的融合研究,提出了“1+N+X”的项目级整体架构,实现了施工BIM协同管理平台和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有效融合,减少了港口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的工作负担,有效提升了港口建设项目的数据管理效能。
基于深圳BIM存储标准的市政工程模型质量自动检查
石芳芳, 赵杏英, 徐灵慧, 李成翔
2024, 16(4): 86-9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6
[摘要](386) [FullText HTML] (308) [PDF 1891KB](9)
摘要:
BIM模型的智能审查已成为行业热点。深圳市已建设并开始应用基于BIM的工程报建系统,该系统对工程项目BIM模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提交的BIM模型满足报建的质量标准,本研究基于深圳BIM存储标准,研究了SZ-IFC模型质量的自动检查方法,开发了针对市政工程的SZ-IFC模型导出和质量检测工具,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和工具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种基于BIM构件数模分离的信息管理方法
丁东山, 邱吉宇, 赵凤昊, 卢皓
2024, 16(4): 97-10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8
[摘要](627) [FullText HTML] (329) [PDF 1707KB](20)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BIM技术已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BIM的数模分离技术是一种将几何模型信息与非几何模型信息分离的技术,能够实现构件的轻量化加载,减少重复建模工作量,并实现跨模型的重复使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数模分离技术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将几何模型和非几何模型分离为不同的数据文件或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对建筑模型的全面数字化描述。几何模型可用于建筑形态表达、结构分析和施工模拟等方面,而非几何模型则适用于属性信息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量计算等方面。这种技术有效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绿色建造技术在雄安绿色建筑展示中心项目的应用
刘亚新, 常青, 谭玉丰, 姜森, 金卓冉
2024, 16(4): 107-11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20
[摘要](421) [FullText HTML] (306) [PDF 7423KB](11)
摘要:
绿色建筑展示中心项目以绿色建筑理念为基础,打造了既环保又经济可行的建筑群体,是雄安新区“工业设计五个一工程”的重点项目。项目建造过程运用了BIM技术和智慧工地数据决策系统,结合绿色建造的核心理念,实现了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BIM技术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并基于BIM和VR技术对钢结构构件的生产和安装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同时,智慧工地系统被用于对超高危大工程进行智能监测,实现了对现场扬尘治理和大型机械操作的可视化管理。该项目应用的绿色建造技术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参考价值。
EPC模式下BIM在大型综合体项目中的实践
杨新京, 王军凯
2024, 16(4): 117-12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22
[摘要](538) [FullText HTML] (376) [PDF 5098KB](17)
摘要: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涵盖了设计、采购、施工及优化变更等全过程。由于EPC工程周期较长、涉及专业广、精度要求高及管理方经验不足,整体效果常常未能达到预期,特别是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困难重重,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专业数据支持及其可视化与模拟特性,可以对施工图设计变更、概预算编制和施工过程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赋能。通过对数字成果的可靠分析和决策,能够提升EPC工程项目产品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水平,进而推动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
基于铝模板BIM自动配模需求的结构模型研究
赵全斌, 李烨, 马广交, 胡浩南
2024, 16(4): 123-12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23
[摘要](546) [FullText HTML] (311) [PDF 1292KB](8)
摘要:
针对现有铝模板自动配模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的问题,主要由BIM结构模型信息量大、建模规范性差及配模规则约束不清晰等因素造成。本文以铝模板配模设计阶段中的结构模型为研究重点,首先分析了模型中有效的空间信息与构件信息,然后在模型建模、分类编码以及避让策略方面制定了相应规则。通过选取工程案例并开发测试插件以实现信息提取与自动配模,验证了模型信息的有效性和规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铝模板BIM自动配模的效率,还能为其他BIM结构模型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
新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
历史建筑多模态检索方法研究
袁嘉梦, 陈浪, 陈维亚, 骆汉宾
2024, 16(4): 7-1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2
[摘要](627) [FullText HTML] (292) [PDF 2018KB](16)
摘要:
在HBIM (Historic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数据库中进行信息查询面临三个问题:一是没有普适性的规则判断建筑之间的相似性;二是未考虑建筑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三是查询文本多基于关键词,难以检索到关键词未包含的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历史建筑的多模态检索方法,用户能通过输入图像或自然语言文本数据,检索到与输入特征相符的建筑,并以列表形式进行排序。在以图像检索建筑时,利用“dino_vit16”模型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所提出的图像-建筑检索方法检索精度达90.08%;在文本检索建筑时则基于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模型建立图像和文本的关联,研究了图文相似度和文本相似度权重的取值,选择m =0.6,n =0.4作为权重的最佳配置。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文本-建筑检索算法对于包含某种外观特征查询语句的检索效果最好,对于描述某种功能和建筑风格的查询语句检索效果最差,而当查询语句中包含4个以上的混合特征,能够描述出建筑的基本面貌时,可以准确地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建筑。
基于能耗模拟的湖北地区既有农宅围护结构改造方案比选研究
唐红, 熊世奇
2024, 16(4): 14-2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3
[摘要](461) [FullText HTML] (279) [PDF 1734KB](5)
摘要:
为了改善湖北地区现有农村住房结构老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导致的住宅能耗增加及室内热环境差等问题,本研究致力于对湖北地区典型农宅的围护结构进行改造。研究采用能耗模拟软件Ecotect对不同围护结构改造方案的节能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熵值法和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了16种具有代表性的改造方案,优选出兼顾节能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单因素改造方案的节能效果排序为:屋顶改造 > 门窗改造 > 外墙改造。在熵值法下的多因素组合改造方案初选中,节能率、节能改造方案初投资、节能改造收益、静态投资回收期及净现值(NPV)的所占权重分别为0.2、0.26、0.21、0.14和0.19。该研究为湖北地区现有农宅的节能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在围护结构改造方案优选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筑数据资产化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李晨辉, 余芳强, 高尚
2024, 16(4): 21-2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4
[摘要](1472) [FullText HTML] (341) [PDF 2547KB](31)
摘要:
数据资产化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趋势,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针对建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数据资产化的技术体系,包括安全化、标准化和价值化三个步骤;研发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元数据自动生成方法;并结合某施工企业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建筑数据资产化技术体系的可行性和价值,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总体而言,建筑数据资产化有利于促进数据交换共享,充分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推动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在BIM脱敏技术和市场化机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两种在Revit中切割复杂轮廓楼板的新算法
章琛, 陈云浩, 曾胤升, 杨新元
2024, 16(4): 49-5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09
[摘要](398) [FullText HTML] (285) [PDF 1720KB](7)
摘要:
楼板切割本质上是一个多边形裁剪问题,然而现有算法涉及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流程较为复杂,难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市场上一些主流的BIM深化软件虽然提供了楼板切割功能,但大多只能处理规则的楼板,而无法应对曲线、凹多边形等复杂边界的楼板。本文研究了两种在Revit中切割楼板的新方法:一种是基于几何计算,通过对切割线与楼板原轮廓线之间碰撞点的排序来求解切割后的新轮廓,该方法也适用于Revit之外的BIM软件平台,适用范围广泛;另一种方法基于升维法思想,将二维平面问题转化为三维问题,并利用Revit开放的三维实体布尔运算接口进行求解。这两种方法均不涉及复杂的数据结构,易于实现,为二次开发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Dynamo的桥隧工程可视化编程研究
李文浩, 郑云辉, 孙飞, 李长俊
2024, 16(4): 60-64.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1
[摘要](591) [FullText HTML] (299) [PDF 4273KB](8)
摘要:
本研究介绍了Dynamo可视化编程在桥隧工程中的应用方法,重点展示了Dynamo在桥隧结构的参数化建模、钢筋生成、分析与优化,以及桥隧数据提取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首先论述了桥隧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并探讨了BIM技术在桥隧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接着,详细介绍了Dynamo可视化编程的特点与优势。最后,通过梁式桥和盾构隧道等典型桥隧设计问题,演示了Dynamo在Revit模型自动化生成、修改与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在桥隧数据的高效提取与管理方面的能力。
基于数字孪生的特大跨径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可视化及预警研究
郑淦亢, 何越磊, 万乐山
2024, 16(4): 65-69.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2
[摘要](1527) [FullText HTML] (296) [PDF 1569KB](34)
摘要:
桥梁健康监测是保障大跨度桥梁运营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有效处理并可视化展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海量数据,提高数据与模型的交互性,本研究以长江沿岸某特大跨径铁路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为对象,运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阐述实现健康监测数据可视化及预警的过程和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基于Revit平台,将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库与Revit软件相结合,构建了桥梁监测信息查看与管理以及桥梁状态安全评估的可视化预警平台,成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查看和安全预警功能。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钢轨接头自动建模与病害识别研究
熊承莉, 路宏遥, 胡倩倩
2024, 16(4): 81-85.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5
[摘要](426) [FullText HTML] (342) [PDF 3819KB](6)
摘要:
随着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钢轨检修和维护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高钢轨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基于数字化钢轨模型的建立,运用三维扫描设备对钢轨接头进行扫描,获取图像点云数据,处理和拼接点云数据,并建立BIM模型,实现钢轨接头病害的自动识别。通过可视化呈现钢轨接头,能够有效识别主要病害类型及误差数据,对钢轨接头病害进行评估,真实反映钢轨接头、接头夹板及螺栓等部件的病害情况,为铁路钢轨养护和维修工程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借鉴。
建筑施工塔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
殷岳峰, 邹亮
2024, 16(4): 91-9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7
[摘要](462) [FullText HTML] (244) [PDF 8811KB](8)
摘要:
鉴于塔吊因塔身结构、作业行为和气象环境等因素而经常发生失稳倾覆、塔臂断裂、碰撞等事故,开展基于多传感器集成的塔吊安全动态监测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效识别险情并及时预警是预防事故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塔吊事故原因的分析,从塔吊系统组成及其安全事故诱发因素入手,设计了塔吊安全管控内容,梳理了监测对象与传感器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多传感器组合的塔吊状态感知体系。该体系实时获取塔吊的多源监测数据,建立了塔吊安全隐患识别模型,并开发了塔吊安全监测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合理部署多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塔吊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识别危险因素并及时响应,采取控制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生产事故,为建筑施工的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基于数字建造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应用研究
李扬, 郭志光, 敖长江, 赵韦皓
2024, 16(4): 102-10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19
[摘要](457) [FullText HTML] (298) [PDF 2924KB](12)
摘要: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正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建造技术与施工项目的有机融合已成为现代建筑企业转型发展和驱动增长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基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践,深入探讨了数字建造技术,系统论述了BIM、无人机、无人船、三维激光扫描和3D打印等数字建造技术的实施路径。通过在空中、水面和地面不同施工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促进了施工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了项目的降本增效目标,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为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EPC发包模式下医院建设项目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
孟宝华, 周勇
2024, 16(4): 113-1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4.21
[摘要](431) [FullText HTML] (246) [PDF 2970KB](9)
摘要:
在医院建筑的EPC发包模式下,超概预算问题、施工阶段与运维阶段的衔接不畅成为困扰建设方管理者的难题。通过限额设计和对医院运行不间断性需求的考量,基于运维阶段的要求和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升了运行管理的集成能力,有效衔接了总包方施工阶段与医院投入使用前的准备阶段,从而提高了EPC发包模式下建设单位的管理效率。特别强调了BIM技术在医院建筑管网优化和公共区域净高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衔接医院各科室的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成果为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医疗建筑的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版权所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
  • 京ICP备17057008号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兴化路2号院1号楼
  • 电话:010-64517910 邮编:100013
  • 微信号:tmjzgcxxjs  QQ:3676678954  E-mail:tmqk@cgn.net.cn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