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40-46.
三维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的以点、线、面等二维图元组成的工程图纸的信息表达缺陷,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重要技术支律。三维几何模型有多种表达形式,总体上可以分为实体模型、表面模型和线框模型,三者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与适用范围。为了满足BIM在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BIM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CAD图形引擎的BIM三维实体建模以及将其转换为表面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2019,11(1):97-104.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1.14
本文系统梳理了芬兰BIM发展历程,重点调研了芬兰COBIM系列标准及InfraBIM系列标准的总体情况、基本框架及重点内容,从KIRA-digi项目、软件企业及BIM产品、高等教育人才三方面介绍了芬兰BIM应用实践情况,并通过分析芬兰BIM应用特点、我国面临BIM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启示及展望。
2019,11(5):7-1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5.02
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创业路站,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创业路与振兴路交叉路口,沿振兴路东西向设置。车站为地下两层单柱岛式站台形式的典型车站,外包总长为210m,标准段宽19.7m,共设置4个出入口;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公共区总建筑面积为2 805m2。创业路站具有地铁车站作业面自然采光条件差、结构主体尺寸与安装图纸存在偏差、各系统管线层叠密集、交叉作业的层面和工序多、专业配合接口多、设备重体积大运输通道狭窄、施工质量要求高等典型特点。企校通过成立BIM技术联合研究团队,实现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扫描及放样技术、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精装修深化及应用、可视化施工交底、安全消防疏散模拟、AR应用、缩尺3D打印技术等十余项建造阶段机电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为地铁的典型车站通过BIM应用研究实现提质增效提供实践案例。
2021,13(4):67-7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4.10
地铁站具有空间较为密闭且人员相对密集的特征,为避免公共安全事故发生,构建地铁站安全设备信息族库并开展应用,有助于地铁站安全设备监管和维护。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立地铁站安全设备信息族库构建流程,利用Revit,基于族的定义和类型,通过自建和加载标准构件族,实现地铁站安全设备信息族库建立;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进行Revit二次开发,以合肥市地铁3号线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站为例,展示地铁站三维模型,提取和管理安全设备信息。地铁站安全设备信息族库的构建和实施有助于实现地铁站安全设备的实时高效管理,对于地铁站的安全运营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022,14(1):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1.01
城市信息模型(CIM)是对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各种实体目标专题、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数字化描述和表达, 当前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一些城市或地区正开展CIM建设试点。但对CIM究竟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和基本组成、如何构建等, 尚未形成较为普遍的共识。本文分析CIM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重点讨论CIM数据建设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 并对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数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联合测绘成果以及房屋和基础设施风险普查成果进行CIM基础数据建设等提出建议。
2010,2(3):76-79.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简称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我们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谈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三维设计技术的一些体会。
2011,3(1):21-25.
根据目前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信息化现状,提出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应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实施BLM系统(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的构想,从而更快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针对海洋油气开发的特点和结构设计阶段的问题,提出了由Revit(前处理)到SACS(结构设计计算),再到Revit(后处理)的BIM技术具体实施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后期的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应用BIM技术定下了基调。
2010,2(4):55-58.
本文简述了基于BIM可视化技术在杭州东站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杭州东站工程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属于巨型枢纽火车站项目,其主体钢结构设计复杂、形式多样,施工方案设计选取的难度很大。实施中利用PKPM三维建模和施工模拟等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枢纽工程结构的复杂空间关系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立,更好地完善了设计和施工方案。
2010,2(3):66-71.
在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基础上,通过研究其标准BIM文件格式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标准,得到向IFC中性文件中扩展几何属性、混凝土材料属性数据和钢筋材料属性相关参数的方法,并通过C++编写的“数据整合模块”访问和分析处理IFC文件中的相关数据,生成供Fortran截面非线性程序读取的文件形式,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梁截面非线性分析实例分析中,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建议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2012,4(1):6-1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解决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信息“断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目前BIM应用主要通过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和管理,无法形成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难以实现BIM的全部价值。本文针对完整BIM的创建,提出了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构建框架,通过研究集成BIM基本结构、建模流程、应用架构以及建模关键技术,开发了BIM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BIM Data Integration and Server Platform,BIMDISP)的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验证了BIMDISP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面向全生命期的BIM创建、管理与应用探索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