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4):17-2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4
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基于智慧工地理念,对协同平台、BIM、物联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协同平台方面,打通项目横向与公司纵向的数据传递链条,消除数据孤岛;在BIM方面,利用AR、VR、无人机、激光扫描等先进设备,辅助深化设计,利用施工模拟核查方案可行性;物联网平台致力于实现现场数据的自动收集、监管、分析,为项目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2019,11(4):33-3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4.06
对“智慧工地”设计理念和总体架构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各种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BIM、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在“智慧工地”模式中的应用流程。将“智慧工地”总体架构应用到某实际公路工程,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对施工工地上的人员、机械设备、技术工法、环保、安全和质量等方面达到全方面信息化监管,实现工程全方面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工地“智慧化”。
2021,13(2):105-11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2.15
本文以兴隆西站站前广场项目为例,从工程概况、地形BIM应用、BIM综合应用、智慧工地应用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利用BIM技术合理解决山地地基与横跨冲沟结构的施工问题。项目以公司BIM为领导,山地BIM技术应用为核心,实现多维度BIM应用。以施工需求为主线,根据BIM建模、施工进度模拟、施工工艺模拟、安全交底、拟真体验等需求确定软件应用体系,实现地形BIM数据整合与应用。以软件需求为主线,根据具体BIM技术路线确定硬件设备配备。针对项目施工特点,以BIM+智慧工地为主线,从地形、冲沟地质等重难点出发制定BIM应用目标。
2021,13(5):119-12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5.17
本文以山东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为载体,分析被动式建筑施工技术重难点,探索BIM技术在被动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向。经过项目施工全过程的BIM技术应用与实践,表明运用BIM技术在被动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工序管理、被动式节点设计、施工工法、专业技术交底等方面带来巨大效益,能够有效推动绿色建造以及被动式建筑的实现。本文以深化设计为重点,阐述包含项目策划、智慧工地等在内的被动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中BIM应用解决方案。
2021,13(6):145-15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6.22
为了提高建筑信息化管理水平,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以肥东大剧院文化馆为工程背景,对智云互联场馆BIM+智慧工地集成管理平台进行研发与实践。目前已完成项目试点,取得4项软件著作权授权,平台集成了BIM+、劳务实名制管理、绿色施工、设备监测、危险源监测、先锋党建、视频监控、工程资料、五局协同等十大模块,实现应用集成和信息共享,为以后公司平台研发,全面推广“BIM+智慧工地”应用做示范引领及经验总结。
2021,13(4):88-94.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4.13
针对大型高铁站房所具有的特点和施工难点,利用私有云计算平台,开展施工全过程的BIM技术应用、BIM+智能设备应用、BIM创新应用等,提高工程建造管理水平,以BIM和GIS为基础,建立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集成智慧工地各业务系统,形成基于BIM的三维智慧工地管理体系,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铁路站房迈向智能建造贡献了力量。
2022,14(3):68-79.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3.10
2021年4月竣工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新馆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的“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作为基本陈列展厅,分序厅、“前赴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共7个板块,讲述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如何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1 ]。本文以新建展馆数字化设计建造为例,以深化设计、工艺模拟、智慧工地、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依托,讲述了BIM技术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2,14(6):92-9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6.16
通过对大量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智慧工地应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实际施工现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智慧工地的定义,并分析了智慧工地建设方案。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产品在行业内被推广应用,这些实际案例和实践证明了:第一,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需施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标准化专家经验、数字化的软硬件系统,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重大需求的产品,并进行市场化行业推广,积极参与制定行业相关标准;第二,施工现场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是智慧工地建设和智能建造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对传统建筑行业改造升级的第一步和必经之路;第三,智慧工地的应用可为施工现场和企业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已然成为了建筑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4,16(1):116-12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1.20
为解决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无法直观表达、提前预防、及时整改等问题,本研究将BIM技术引入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验证了基于BIM 5D的工程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得出:通过“事前预防”的BIM技术(建立Revit模型、深化设计、施工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将项目质量和安全问题提前暴露,减少返工造成的不必要麻烦,保证物资的有序进场和合理堆放,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基础;通过“事中控制”的BIM 5D+智慧工地决策系统,将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归集、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呈现,对关键问题进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上述方法保证了项目安全,提升了工程质量,为施工企业应用BIM 5D提供了参考。
2024,16(1):91-9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4.01.16
现阶段国内的智慧工地是以软硬件技术设施为支撑,以集成管理平台和数据共享中心为载体,实现进度、成本、安全、质量、人员、材料、设备、工艺、环境及信息化十大管理目标,并辅以智慧决策系统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提高管理效率。智慧工地建设虽然在多个建筑工程项目上有着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发展现状综述及相关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智慧工地建设发展现状,以甘肃省兰州市某工程为依托,结合工程应用案例,探讨制约智慧工地发展的政策配套、标准规范、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应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