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4(2): 58-6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2.08
基于BIM的抗震支吊架编码体系与智能设计研究
1. | 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济南 250101 |
2. | 德州黄河河务局,齐河 251100 |
Research on Cod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Design of Anti-seismic Supports and Hangers Based on BIM
1. |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China |
2. | Yellow River Dezhou Bureau, Qihe 251100, China |
引用本文:
赵全斌, 程浩, 于欣玉. 基于BIM的抗震支吊架编码体系与智能设计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2, 14(2): 58-6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2.08
Citation:
Quanbin Zhao, Hao Cheng, Xinyu Yu. Research on Cod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Design of Anti-seismic Supports and Hangers Based on BIM[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2, 14(2): 58-6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2.08
摘要: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抗震支吊架进行分类与编码体系研究,补充建立了抗震支吊架编码体系。基于BIM技术建立抗震支吊架参数化构件库,通过数据驱动完成了典型构件库的数据架构。以Revit软件为平台,通过API二次开发技术,对抗震支吊架进行智能布置与编码,并实现自动生成二维码、导出物料清单等功能。
Abstract: Combined with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tandard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system of anti-seismic supports and hangers was studied, and the encoding system of anti-seismic supports and hangers was supplemented and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IM technology, the parametric component library of anti-seismic support hanger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data architecture of typical component library was completed by data driving. With Revit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rough API secondar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e anti-seismic supports and hangers was intelligently arranged and encoded, and the functions of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QR code and exporting bill of materials were realized.

[1] |
于欣玉. 基于BIM的抗震支吊架智能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D].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
[2] |
赵全斌, 师煜, 邹秋元. 基于BIM的建筑地震受损程度评估模型设计[J]. 地震工程学报, 2019, 41(1): 227-232. |
[3] |
赵全斌, 王昌辉, 程浩. 建筑业Revit二次开发技术研究进展[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 36(1): 83-89. |
[4] |
张峰, 刘向阳, 戈普塔.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研究[J]. 公路, 2017, 62(10): 180-184. |
[5] |
满延磊, 吴杰, 张其林.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支吊架全过程设计系统[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7(10): 1383-1389.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019.10.001 |
[6] |
陈达. 基于AutoCAD的综合建筑抗震支吊架自动设计系统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7] |
马勇军, 李鹏尧, 单雨. 基于BIM技术的支吊架自动布设系统研究[J]. 交通科技, 2018(3): 136-138+151. |
[8] |
刘济凡, 熊峰. 基于BIM的管道支吊架辅助布置系统[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1): 30-36.doi: 10.3969/j.issn.1674-7461.2015.01.006 |
[9] |
吴双月. 基于BIM的建筑部品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
[10] |
董政民. 支持BIM应用的建筑设施编码体系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 6(5): 107-111. |
[11] |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S]GB/T 51269-2017. |
[12] |
常春光, 杨爽, 苏永玲. UNIFORMAT Ⅱ编码在装配式建筑BIM中的应用[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3): 279-283. |
[13] |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S]. |
[1] |
董政民. 支持BIM应用的建筑设施编码体系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 6(5): 107-111. |
[2] |
丁少华.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分类与编码体系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 13(2): 111-116.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2.16 |
[3] |
桑冲. 基于Revit的软件二次开发在地铁结构BIM正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 13(6): 20-25.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6.04 |
[4] |
刘济凡, 熊峰. 基于BIM的管道支吊架辅助布置系统[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1): 30-36. |
[5] |
齐成龙. Tekla Structures的二次开发在框构桥设计中的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7, 9(5): 50-55.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7.05.09 |
[6] |
王维轩, 周东明. 基于Revit平台二次开发模式的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 11(1): 132-136.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1.19 |
[7] |
李畅, 王子茹.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多面体参数化建模[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0, 12(1): 110-116.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0.01.17 |
[8] |
毕晨, 李在钟. 基于Civil 3D的排水管网辅助建模二次开发[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 13(4): 148-154.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4.22 |
[9] |
胡茗泉, 姜谙男, 于海, 王锋. 基于BIM的拱盖法地铁车站多元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 13(5): 20-27.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5.03 |
[10] |
傅霆, 乔科, 汪军. 基于Bentley平台的交通标志BIM软件开发[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 13(6): 8-13.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6.02 |
[11] |
高建新, 姜谙男, 张勇, 申发义, 吴洪涛, 段龙梅. 基于IFC标准和参数化的隧道监测信息模型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 11(5): 1-6.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5.01 |
[12] |
李鑫, 蒋绮琛, 于鑫.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施工场地布置与优化技术[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0, 12(2): 50-54.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0.02.08 |
[13] |
蔺志刚, 梁春光, 陶玉波. 凯乐塔水电站BIM技术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7, 9(2): 30-35.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7.02.05 |
[14] |
杜瑞, 李明柱, 耿玮, 齐际, 王维, 胡智铎.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泊车新思维[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 11(1): 48-52.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1.07 |
[15] |
刘钊, 袁胜强, 黄虹.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6, 8(3): 20-25.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6.03.04 |
[16] |
陆海燕, 杨静, 鲁丽华. 基于BIM技术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6): 48-54.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5.06.10 |
[17] |
陆海燕, 钟铁夫, 王秀文. 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5): 107-112.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5.05.19 |
[18] |
胡茗泉, 姜谙男, 王洪龙, 郑帅, 王岩, 陶怡. 拱盖法地铁车站的BIM管理与实现[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2, 14(1): 13-19.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2.01.03 |
[19] |
王俊博, 张宇, 漆丽英. 基于CAD图纸快速创建BIM模型的应用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1, 13(1): 103-107.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21.01.16 |
[20] |
于鑫, 蒋绮琛, 李鑫, 陈滨津, 姚守俨, 韩玉辉, 张润东. 基于Revit二次开发实现三维钢筋算量[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 11(3): 38-43. doi: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9.03.07 |
计量
- PDF下载量(1)
- 文章访问量(49)
- HTML全文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