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4-7461
  • CN: 11-5823/TU
  •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中国图学学会
  • 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审稿登录

检索系统

期刊检索

关键词检索

2018年10卷4期

显示方式 :           |     

苏阿皮蒂水电站设计BIM技术研究与应用
徐威, 王美哉, 蔺志刚
2018, 10(4): 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1
[摘要](2934) [FullText HTML] (1481) [PDF 2975KB](48)
摘要:
在水电站工程设计中,首次引进法国达索公司的3DEXPERIENCE平台,开展正向协同设计,通过集成设计全过程系列BIM应用点,基于ENOVIA将设计成果统一集成于3DE平台上,确保设计成果的最优性和安全性,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形成连续的可交付的数字工程资产。结合Composer的二次开发,自主研发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便于在工程现场对与BIM模型相关联的工地设计文档进行管理,提升水电站工程的信息管理水平。
红岛高铁站房BIM综合应用
王晓刚, 李天阳
2018, 10(4): 7-1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2
[摘要](2485) [FullText HTML] (1012) [PDF 2365KB](43)
摘要:
济青高铁工程红岛站是全国首个海景高铁站,建筑规模较大约70 000m2,工程涉及到的专业多,图纸版本多,设计配合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工序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通过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全过程BIM技术应用,利用协同管理平台、施工管理平台、构件库平台构建完整的实施流程和体系,实现施工图设计各专业间信息有效沟通和协同效率,提升图纸的深度和质量,提高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水平和能力,增强建设管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可控性,保障站房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为BIM技术在铁路站房工程中的BIM应用流程和体系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PC建筑预制率计算方法研究
陈远, 康虹
2018, 10(4): 12-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3
[摘要](2442) [FullText HTML] (906) [PDF 1827KB](41)
摘要:
为改进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率手工计算存在效率低下、误差加大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对Revit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对基于BIM模型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recast Concrete,简称PC)预制构件工程量的自动统计和预制率的自动计算,验证了基于Revit平台计算PC建筑预制率的可行性。利用本文的二次开发成果,通过不同构件预制率的动态选择组合,可以估算建设成本,进而选择成本可接受范围内的预制方案,增加经济效益,为决策者制定预制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珠海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项目智慧工地集成化应用
周永明, 苏章, 苏前广
2018, 10(4): 17-2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4
[摘要](2772) [FullText HTML] (970) [PDF 7213KB](57)
摘要:
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基于智慧工地理念,对协同平台、BIM、物联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协同平台方面,打通项目横向与公司纵向的数据传递链条,消除数据孤岛;在BIM方面,利用AR、VR、无人机、激光扫描等先进设备,辅助深化设计,利用施工模拟核查方案可行性;物联网平台致力于实现现场数据的自动收集、监管、分析,为项目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BIM技术在郑州博物馆新馆项目的应用
刘明, 王学福, 陈曦, 张国文, 武斌
2018, 10(4): 27-3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5
[摘要](2300) [FullText HTML] (1192) [PDF 2416KB](38)
摘要:
大型场馆类项目往往具有造型复杂、结构复杂、专业众多的特点。实际施工中也面临着施工组织难、工序穿插多、施工难度大的情况,应用BIM技术能较好地解决类似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郑州博物馆新馆项目在设计、施工两个阶段如何应用BIM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通过此次综合应用,项目建立了由业主驱动,全过程、多参与方协同的BIM实施体系,形成了设计BIM向施工BIM过渡的方法经验,总结了BIM与施工生产业务流程相融合的管理模式。针对设计阶段复杂钢结构的空间定位、曲面幕墙的“深化+加工+施工”技术、基于BIM的“进度+资源+工作”计划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本项目结合实际对BIM技术在大型场馆的应用进行探索,通过BIM技术在各个专业的应用,总结BIM技术对促进项目实施的帮助,为以后BIM技术在大型场馆工程应用提供了可参考性资料和有力的支撑。
基于BIM快速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探索
闫智, 韩春华, 卢玉韬
2018, 10(4): 33-4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6
[摘要](3918) [FullText HTML] (1494) [PDF 3448KB](121)
摘要:
BIM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一场新的革命,随着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不断深化,现有的建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模型的要求。三维实景建模技术在近年来广泛用于既有建筑的模型重建,如何实现高精度、快速率、低成本的实景模型是广大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实现三维实景建模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可实施性参考方案,并提出用实景建模的方法监测隧道洞口沉降量。
BIM技术在运河宿迁港项目中的应用
李欣宇, 何宇航, 霍旭薪
2018, 10(4): 41-4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7
[摘要](2080) [FullText HTML] (809) [PDF 3884KB](29)
摘要:
以江苏宿迁港及仓储一期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设计要求高、方案复杂、时间紧张、绿色施工的特点,针对传统施工所遇到的问题,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现场大量使用高新信息化施工技术,实现复杂工程可视化,进行参数化建模,利用虚拟三维模型模拟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得到最准确的工程基础数据,能够对全过程实现造价管理;工程数据在全过程被共享和重复利用;全力保证工程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结合宿迁港项目,进一步研究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包括深化设计应用、可视化技术、与高科技技术结合、5D技术等。
合川渠江景观大桥BIM技术应用
肖奎, 陈家勇, 赖亚平, 乔云强, 王帆
2018, 10(4): 48-55.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8
[摘要](2782) [FullText HTML] (937) [PDF 3909KB](46)
摘要:
合川渠江景观大桥采用主跨400m的单主缆地锚式悬索桥,桥塔曲面造型复杂,主梁为变宽分离式扁平钢箱梁,为提高设计效率、保证设计质量,提出“R+GH+R”的BIM协同设计平台。借助二次开发实现不同软件平台间的信息交互,内置制模标准及构件编码体系,应用BIM技术进行全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参数化批量建模、实时渲染、智慧出图、虚拟现实、3D打印及4D施工模型等技术,提升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桥梁三维设计的发展和应用实践积累经验。
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廊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机制研究
陈云钢, 丁吉祥
2018, 10(4): 56-6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09
[摘要](2272) [FullText HTML] (864) [PDF 4567KB](31)
摘要:
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程中设计施工一体化效率,从信息流转、专业协同、流程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管廊在传统模式下导致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性不足的原因,基于BIM技术对管廊的设计施工全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尝试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廊设计协同机制、施工协同机制、设计施工一体化衔接机制的三种优化模式。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机制的可行性,实践证明优化模式对于实现设计施工各阶段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基于BIM的大型钢结构虚拟施工仿真系统研究及应用
胡德军, 张柏岩, 王帅, 寇金龙
2018, 10(4): 64-7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0
[摘要](2384) [FullText HTML] (1432) [PDF 3520KB](39)
摘要:
本文研究了基于BIM的大型钢结构虚拟施工仿真系统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大型钢结构施工具有环境因素复杂、操作要求高、安全隐患多等特点,且难以周全考虑。针对这些难点,Unity3d和BIM结合的虚拟施工仿真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并可视化工程设计信息,逼真的展现不同情境下的施工现场,可用于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交底,全面排查各种质量安全隐患。该系统在杭州上城区体育中心大跨度钢桁架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充分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Revit软件在建筑施工图绘制中的应用与研究
孙煜
2018, 10(4): 71-75.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1
[摘要](2594) [FullText HTML] (952) [PDF 1958KB](34)
摘要: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Revit作为BIM的主要软件,应在设计阶段就开始使用,即“正向设计”。其应用难点在于使用Revit软件完成三维建模之后,还要在Revit软件中完成施工图纸绘制。并且达到出图标准要求。本文对Revit软件绘图功能和CAD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Revit软件在绘图方面的优势。提出施工图纸中折断线绘制、多余投影线处理、轴号标头修改等绘制难点的解决方法。并根据Revit的绘图特点,提出制图标准流程。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工艺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
陈滨津, 于鑫, 李鑫, 蒋绮琛, 姚守俨
2018, 10(4): 76-8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2
[摘要](2132) [FullText HTML] (945) [PDF 4864KB](34)
摘要:
近年来,动态施工工艺展示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辅助建造作用。针对动态施工工艺创建技术门槛较高、集成管理难度大、复用程度低的技术现状。本文从多源数据参数共享的角度,实现了动态施工工艺的快速、精准创建。同时,结合软件工程学的方法,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工艺管理平台,实现了动态施工工艺的企业级的集中创建和集成管理,有效地助力了现场管理。工程实践显示: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工艺管理平台能够实现施工工艺的集成管理和广泛复用,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BIM的工程量统计实践——以句容市人民医院项目应用为例
樊建慧, 蒋琴华, 林凡舟
2018, 10(4): 84-9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3
[摘要](2482) [FullText HTML] (1395) [PDF 2938KB](62)
摘要:
在国内的BIM工程量统计应用中,由于BIM技术体系本地化不足的原因,在实际项目中存在准确性、时效性和适用性不足的问题。在部分BIM项目中,BIM和传统工程量甚至采取了双轨制,非但没能提高效率,而且形成了重复劳动,造成了资源浪费。本文以示范项目为例,分析了工程量统计中的挑战及难点,从项目应用需求出发,借鉴国际标准的标准化方向,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BIM的工程量统计的技术路线,总结出构件编码和属性信息本地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实现基于BIM的工程量统计的快速生成提供新思路。
产教融合视角下BIM技术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晋艳
2018, 10(4): 91-94.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4
[摘要](2226) [FullText HTML] (955) [PDF 979KB](27)
摘要:
随着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培养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是各建筑类高校的广泛共识,然而师资建设的不足是制约BIM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BIM师资培养为对象,首先对BIM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能力体系进行分析;其次以需求为导向,提出应用型本科BIM师资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最后提出产教融合视角下BIM师资培养的实践性举措,以期提高应用型BIM人才培养质量。
BIM专利技术综述
么文静, 霍光辉, 张凯, 郝学潮
2018, 10(4): 95-99.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5
[摘要](2895) [FullText HTML] (876) [PDF 1364KB](55)
摘要:
本文通过对BIM技术领域专利文献的收集、标引和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专利申请状况,包括专利申请量趋势变化、申请人类型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及其发展情况等,根据归纳和分析出BIM专利申请涉及的系统集成、模型优化、施工管理优化、施工方案优化、系统开发等类型技术分支,对几个有代表性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
VR、AR在建筑工程信息化领域的应用
刘勇
2018, 10(4): 100-10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6
[摘要](2415) [FullText HTML] (1368) [PDF 3000KB](50)
摘要: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兴的多维可视化沟通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他们与建筑工程领域的BIM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发挥出两者的优势,相辅相成。他们在建筑全生命期都有极大的价值空间可供挖掘。本文从基础理论开始,深入探讨了BIMVR/AR这一创新融合技术在建筑规划与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项目营销阶段、运维管理阶段等全生命期的应用需求、落地应用模式、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最后本文分析了技术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及突破口。
基于RFID的抽水蓄能电站检修工具智慧管理系统研究及开发
王春明, 郑凯, 黄勇, 姜丰, 游光华, 赵毅锋, 朱中山, 李沈明, 沈浩, 王海涛
2018, 10(4): 108-11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7
[摘要](2276) [FullText HTML] (881) [PDF 1638KB](29)
摘要:
抽水蓄能电站工具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操作流程复杂,盘点效率低下,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工具遗漏、遗失等现象,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及财产损失。鉴于此,基于RFID技术,构建了智慧工具管理系统,通过工具预约、工具借还、工具盘点等工具管理工作的的移动化、自动化应用,工具使用过程的实时定位追踪,以及工具柜的远程控制管理,减轻了工具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消除了工具使用过程中的遗失、遗漏以及由此引起的安全隐患,实现了抽水蓄能电站工具的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和全过程追踪管理,提升了电站的运维管理水平。
深基坑管桩支护的影响效果分析
刘克文, 阮永芬, 贾谷荣, 蔡司
2018, 10(4): 113-11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4.18
[摘要](2025) [FullText HTML] (1034) [PDF 4089KB](28)
摘要: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涉及到土层性质、支护结构、地下水及周边环境等,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工期等。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应结合场地情况及周边环境特点,创新性的选择支护型式,既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又各方面的比较都较优。现以某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论述,通过设计计算、施工、变形监测及经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多指标下考察分析采用灌注桩及管桩支护的综合效益,对后续类似工程会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版权所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
  • 京ICP备17057008号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兴化路2号院1号楼
  • 电话:010-64517910 邮编:100013
  • 微信号:tmjzgcxxjs  QQ:3676678954  E-mail:tmqk@cgn.net.cn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