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4):36-41.
基于BIM的基坑5D监测及3D地质模技术的应用使基坑建设过程的安全监测依靠可视化手段提高了基坑监测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安全监测过程中的人为遗漏。同时该项目采用的3D GIS、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AR、VR、Google Glass等新兴呈现技术和移动媒体设备使项目管理、监理、监测人员对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控更加有效。BIM技术在保利大厦基坑安全监测方面的拓展应用探索了基坑安全监测的新方法,并为BIM技术在基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应用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2017,9(2):84-8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7.02.14
当前,限于各转换软件不能准确高效地将Revit模型与计算软件贯通,结构专业参与BIM设计时效率反而会降低。本文基于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等框排架结构,对设计流程和Revit软件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以Revit2016与STAAD.Pro的贯通为例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并对Revit提出了完善建议。
2010,2(1):47-52.
本文简述了ArchiCAD软件在鞍山市体育中心游泳馆设计中的应用经验。使用ArchiCAD进行BIM设计, 解决了本项目空间结构较为复杂的难题。更重要的是, 从方案设计一直到最后详细的施工图、项目表单、统计计算等, 全部在ArchiCAD中完成。完全的本土化和优化的工作流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更改善了设计和图纸的质量。在协同工作方面, 通过IFC、DWG、3DS等文件格式的输入输出, 对建筑信息模型与结构、水暖电专业的数据交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而渲染、动画、虚拟现实等用于表现的成果都成为设计的副产品。
2014,6(3):1-8.
三维建模和造型是BIM及建筑CAD类软件核心的产品功能之一,本文对以往及当今市场最具影响力的BIM及建筑CAD类软件中使用的几何内核造型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通过对三种主要几何内核的评估、对比、测试及使用,得出关于BIM软件开发中几何内核选择及应用的规律及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未来BIM类软件的产品设计及开发工作。
2015,7(6):27-3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5.06.06
随着“云”技术与物联网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各种应用平台及各种终端使用数量急速增加,有效信息散落在海量信息中,专业用户在互联网中对有效信息获取和处理更加艰难,反而增加了设计管理成本。海量信息与信息获取的不对等,产生了更高的成本,而这也制约着专业利用信息的效率。成熟的同步云平台可以针对专业用户对信息需求有着专业性、高效性特点,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流程模式提高广大设计人员整体的信息利用水平,为设计管理提供便捷,缩减设计管理成本。
2017,9(3):58-6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7.03.10
3D打印模型源文件一般为特定格式的STL文件,现开发人员引入开源WebGL语言实现了HTML5页面无需安装插件即可实现3D打印模型的在线浏览,无需任何浏览器插件支持,同时引入二维码编译脚本能实现手机端扫描二维码进行模型预览和源文件下载。BIM模型Web嵌入应用借助3dsmax开放式插件,将revit模型导入到3dsmax,3dsmax安装开放式模型上传插件实现一键生成HTML5可直接打开的三维模型并附带渲染的纹理模型,浏览器终端支持旋转、放大、漫游及简易交互功能,可深入应用前景广阔。
2017,9(6):83-8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7.06.14
为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的应用,从意识、态度层面的心理资本视角探讨了工程施工人员对BIM技术的变革抵制情况。首先说明个体维度的心理资本变革抵制研究需要拓展深化,其次介绍心理资本两个维度的相关概念,再次基于个体创新性、群体互补性等构建研究模型,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最后对问卷量表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从而验证了施工人员的群体心理资本与BIM技术变革抵制倾向负相关的假设。
出版年份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7页
- 跳转
-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