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卷3期
显示方式 : |
2018, 10(3): 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1
摘要:
以当今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为宏观背景,以中国人工智能和建筑业国家战略为重要依据,综合基础理论、行业特色、产业化多维视角,提出“AI+智慧建筑”、“AI建筑”、“智慧建筑+AI”概念和产业链模型,提出采用产业链模型指导产业规划的方法。依据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3~5年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出AI+智慧建筑28个核心应用场景,重点介绍了建筑物故障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视频分析理解。最后,对未来“AI+智慧建筑”的核心技术依赖进行剖析,给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议。
以当今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为宏观背景,以中国人工智能和建筑业国家战略为重要依据,综合基础理论、行业特色、产业化多维视角,提出“AI+智慧建筑”、“AI建筑”、“智慧建筑+AI”概念和产业链模型,提出采用产业链模型指导产业规划的方法。依据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3~5年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出AI+智慧建筑28个核心应用场景,重点介绍了建筑物故障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视频分析理解。最后,对未来“AI+智慧建筑”的核心技术依赖进行剖析,给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议。
2018, 10(3): 7-1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2
摘要:
随着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复杂项目的建设,为促进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完整性与有效性,保证BIM数据得以有效的利用,本文在国际IFC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对铁路站房建筑信息模型IFC标准的扩展方法。充分了解IFC实体间继承关系后,通过将新增实体类添加至IFC标准框架,利用转换工具获得新的实体类文件,最后在天磁BIM协同平台验证该IFC数据扩展方法的可行性。
随着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复杂项目的建设,为促进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完整性与有效性,保证BIM数据得以有效的利用,本文在国际IFC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对铁路站房建筑信息模型IFC标准的扩展方法。充分了解IFC实体间继承关系后,通过将新增实体类添加至IFC标准框架,利用转换工具获得新的实体类文件,最后在天磁BIM协同平台验证该IFC数据扩展方法的可行性。
2018, 10(3): 13-1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3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将BIM与VR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工程中,通过BIM软件revit绘制虚拟环境中的质量模型样板,再经过3ds MAX软件做灯光、材质等渲染处理,制作动画,渲染导出avi格式动画视频,最后结合暴风魔镜vr软件实现沉浸式的动态漫游,解决了地下工程施工空间有限以及各类管线错综复杂而容易引起的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将BIM与VR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工程中,通过BIM软件revit绘制虚拟环境中的质量模型样板,再经过3ds MAX软件做灯光、材质等渲染处理,制作动画,渲染导出avi格式动画视频,最后结合暴风魔镜vr软件实现沉浸式的动态漫游,解决了地下工程施工空间有限以及各类管线错综复杂而容易引起的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
2018, 10(3): 17-2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4
摘要:
本文研究应用了基于VR的BIM数模分离技术、基于物理的动态渲染技术、基于Unity二次开发技术并通过虚拟现实引擎开发完成基于BIM建筑VR交互系统。同时研究主动式3D分时显示技术,形成一套轻便、多人观看的VR展示方案。在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大楼项目的应用验证表明,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可加快现场装饰深化设计方案的制定,减少施工样板房的返工次数,并支持在项目深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可视化领域具有推广价值。
本文研究应用了基于VR的BIM数模分离技术、基于物理的动态渲染技术、基于Unity二次开发技术并通过虚拟现实引擎开发完成基于BIM建筑VR交互系统。同时研究主动式3D分时显示技术,形成一套轻便、多人观看的VR展示方案。在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大楼项目的应用验证表明,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可加快现场装饰深化设计方案的制定,减少施工样板房的返工次数,并支持在项目深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可视化领域具有推广价值。
2018, 10(3): 22-2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5
摘要:
BIM、VR、AR三项技术融合为建筑行业带来新机遇。本文分别阐述BIM、VR、AR之间的关系,力求通过研究BIM模型优化处理,实现VR与AR应用实例开发。让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进而促进指导现场施工及优化操作工法与工艺。
BIM、VR、AR三项技术融合为建筑行业带来新机遇。本文分别阐述BIM、VR、AR之间的关系,力求通过研究BIM模型优化处理,实现VR与AR应用实例开发。让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进而促进指导现场施工及优化操作工法与工艺。
2018, 10(3): 28-32.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6
摘要:
传统既有建筑改造的项目管理模式受制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导致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协同困难等现象。BIM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项目管理的模式,为管理者打开新的思维方式。以上海建业里石库门建筑为案例,通过对BIM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三维扫描、逆向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协同平台上研究了BIM的基础与拓展应用。项目的实践验证了BIM及“BIM+”技术的独特优势,这些新技术的组合应用契合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发展的时代潮流,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统既有建筑改造的项目管理模式受制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导致出现工作效率低下、协同困难等现象。BIM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项目管理的模式,为管理者打开新的思维方式。以上海建业里石库门建筑为案例,通过对BIM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三维扫描、逆向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协同平台上研究了BIM的基础与拓展应用。项目的实践验证了BIM及“BIM+”技术的独特优势,这些新技术的组合应用契合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发展的时代潮流,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8, 10(3): 33-3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7
摘要: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当前老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存在着管线权属关系复杂、地下管线布置不清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其在管线项目全过程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该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中,实现对地下管线的信息分类、信息检索、信息可视化和碰撞检测功能。该系统切实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加了项目收益,为BIM技术结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当前老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存在着管线权属关系复杂、地下管线布置不清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BIM的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其在管线项目全过程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将该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中,实现对地下管线的信息分类、信息检索、信息可视化和碰撞检测功能。该系统切实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加了项目收益,为BIM技术结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2018, 10(3): 39-45.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8
摘要:
分析了影响结构设计效率的原因,提出了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实用方法,研究了结构计算模型BIM数据标准和满足全国各地设计习惯的结构施工图BIM数据标准。当前阶段实现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Revit快速建模、BIM模型计算和BIM出图。本文研究解决了这三个关键技术,并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根据本文提出的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采用Revit代替AutoCAD进行结构方案设计,可解决结构设计全过程BIM应用难题,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推动BIM技术在行业的应用。
分析了影响结构设计效率的原因,提出了基于Revit的结构BIM正向设计实用方法,研究了结构计算模型BIM数据标准和满足全国各地设计习惯的结构施工图BIM数据标准。当前阶段实现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Revit快速建模、BIM模型计算和BIM出图。本文研究解决了这三个关键技术,并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根据本文提出的结构BIM正向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采用Revit代替AutoCAD进行结构方案设计,可解决结构设计全过程BIM应用难题,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推动BIM技术在行业的应用。
2018, 10(3): 46-5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09
摘要:
上海市杨浦区BIM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是BIM行业内首个将BIM项目群管理和GIS、云计算技术结合服务于政府部门的BIM技术应用管理平台。数据平台以杨浦区内试点项目BIM数据为依托,将BIM信息化与平台相结合,以试点项目数据为基础,专家平台为辅,联席会议平台为指引,不仅推进BIM技术在杨浦区的发展应用,还为建筑企业使用BIM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指向。
上海市杨浦区BIM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是BIM行业内首个将BIM项目群管理和GIS、云计算技术结合服务于政府部门的BIM技术应用管理平台。数据平台以杨浦区内试点项目BIM数据为依托,将BIM信息化与平台相结合,以试点项目数据为基础,专家平台为辅,联席会议平台为指引,不仅推进BIM技术在杨浦区的发展应用,还为建筑企业使用BIM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指向。
2018, 10(3): 51-5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0
摘要:
推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实践教学存在深度不够,关联性不强等问题。普遍采用的去建筑企业或工程项目现场实习、实践教学方式,又存在安全隐患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文首先总结了BIM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然后提出BIM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构建目标,设计了总体系统结构图,将平台分为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子平台、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子平台、BIM工程造价实训子平台、BIM一体化项目管理实训子平台等,最后给出了实训平台的云架构原理,列举了主要的软硬件构成,以供同行建立类似实训平台参考。
推行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实践教学存在深度不够,关联性不强等问题。普遍采用的去建筑企业或工程项目现场实习、实践教学方式,又存在安全隐患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文首先总结了BIM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然后提出BIM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构建目标,设计了总体系统结构图,将平台分为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子平台、施工虚拟仿真实训子平台、BIM工程造价实训子平台、BIM一体化项目管理实训子平台等,最后给出了实训平台的云架构原理,列举了主要的软硬件构成,以供同行建立类似实训平台参考。
2018, 10(3): 57-6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1
摘要:
目前Revit对于网架结构的建模存在很大问题。常规手动建模的方式几乎难以完成,而采用体量建模,所有的网架球和杆件类型相同,不符合工程实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分别研究了Revit Extensions和Dynamo软件进行网架结构的建模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在Revit自动建模上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Dynamo参数化编程工具相对容易掌握。本文编制的Dynamo程序,通过读取网架数据,能自动生成精确的网架模型,网架球和杆件的尺寸及定位与实际情况相符,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质量。
目前Revit对于网架结构的建模存在很大问题。常规手动建模的方式几乎难以完成,而采用体量建模,所有的网架球和杆件类型相同,不符合工程实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分别研究了Revit Extensions和Dynamo软件进行网架结构的建模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在Revit自动建模上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Dynamo参数化编程工具相对容易掌握。本文编制的Dynamo程序,通过读取网架数据,能自动生成精确的网架模型,网架球和杆件的尺寸及定位与实际情况相符,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质量。
2018, 10(3): 62-6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2
摘要:
永定河特大桥空间扭曲钢塔是大桥设计中的一个重大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引入BIM技术三维参数化设计平台,利用其参数化曲面设计功能成功解决了大桥空间扭曲钢塔的设计难题,同时利用“骨架+模板”建模方法有效解决了大桥复杂钢结构的协同设计难题。BIM技术的引入,不仅为大桥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大桥项目的实施及运维管养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模型。
永定河特大桥空间扭曲钢塔是大桥设计中的一个重大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引入BIM技术三维参数化设计平台,利用其参数化曲面设计功能成功解决了大桥空间扭曲钢塔的设计难题,同时利用“骨架+模板”建模方法有效解决了大桥复杂钢结构的协同设计难题。BIM技术的引入,不仅为大桥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大桥项目的实施及运维管养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模型。
2018, 10(3): 68-7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3
摘要:
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交通BIM人才,在分析交通行业BIM技术发展态势以及交通类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BIM应用能力培养的“1+1”教学模式,分别从路线和结构物两方面培养学生的BIM建模能力。教学实施方案中,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衔接、逐级过渡的阶段,通过CAD-BIM衔接教学环节、对比教学法、项目驱动式综合实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较快了解BIM技术相较于CAD技术的进步特征,掌握BIM技术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交通BIM人才,在分析交通行业BIM技术发展态势以及交通类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BIM应用能力培养的“1+1”教学模式,分别从路线和结构物两方面培养学生的BIM建模能力。教学实施方案中,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衔接、逐级过渡的阶段,通过CAD-BIM衔接教学环节、对比教学法、项目驱动式综合实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较快了解BIM技术相较于CAD技术的进步特征,掌握BIM技术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2018, 10(3): 74-79.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4
摘要:
运维阶段占据了建筑生命周期90%以上的时间和80%以上的成本,因此,追求高效的运维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BIM在建筑运维中应用的优势,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基于BIM的运维管理方法,并对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运维阶段占据了建筑生命周期90%以上的时间和80%以上的成本,因此,追求高效的运维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BIM在建筑运维中应用的优势,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基于BIM的运维管理方法,并对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8, 10(3): 80-85.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5
摘要:
本研究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造价中的成本管理,建立了我司在商务条线中基于BIM技术实现算量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比研究现行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软件以及BIM构件的连接扣减关系,验证了BIM工程计量的准确性;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归纳总结了基于工程算量的BIM建模标准以及BIM构件的工程量数据交换标准。
本研究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造价中的成本管理,建立了我司在商务条线中基于BIM技术实现算量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比研究现行的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软件以及BIM构件的连接扣减关系,验证了BIM工程计量的准确性;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归纳总结了基于工程算量的BIM建模标准以及BIM构件的工程量数据交换标准。
2018, 10(3): 86-90.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6
摘要: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及施工过程中,通常要对大量不同类型的检测信息进行管理。因此,如何高效存储、管理并及时共享检测数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Revit开发平台,根据各测点分类、采集时间,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存储;Revit结合RevitAPI封装的类实现检测信息的集成以及相关功能的开发。以PC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信息管理为例,开发数据交互、测点定位及检测曲线等功能,实现对PC构件检测信息的及时共享,从而提高检测信息与建筑模型的交互性。对PC构件检测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初步验证了该开发功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及施工过程中,通常要对大量不同类型的检测信息进行管理。因此,如何高效存储、管理并及时共享检测数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Revit开发平台,根据各测点分类、采集时间,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存储;Revit结合RevitAPI封装的类实现检测信息的集成以及相关功能的开发。以PC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信息管理为例,开发数据交互、测点定位及检测曲线等功能,实现对PC构件检测信息的及时共享,从而提高检测信息与建筑模型的交互性。对PC构件检测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初步验证了该开发功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8, 10(3): 91-96.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7
摘要:
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大量现场实测的监测数据得到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以及地面沉降等的变形规律:实际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随着基坑开挖的深度加大,也在不断增大,并且最大深度所处位置也在不断下降,曲线呈现“大肚子”的形式;支撑轴力也随着基坑的施工进行不断增大,加设的第二道支撑有效地缓解了第一道支撑的轴力,但是,两道支撑轴力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直至基坑挖土施工结束;地面沉降、周边的管线位移也随着基坑开挖持续加大。本工程的结论可以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大量现场实测的监测数据得到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以及地面沉降等的变形规律:实际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随着基坑开挖的深度加大,也在不断增大,并且最大深度所处位置也在不断下降,曲线呈现“大肚子”的形式;支撑轴力也随着基坑的施工进行不断增大,加设的第二道支撑有效地缓解了第一道支撑的轴力,但是,两道支撑轴力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直至基坑挖土施工结束;地面沉降、周边的管线位移也随着基坑开挖持续加大。本工程的结论可以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2018, 10(3): 97-103.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8
摘要:
以液压爬升模架和整体钢平台模架为典型代表的爬升模架设备在超高层建筑建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目前爬升模架设备计算分析建模效率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Midas/Gen mgt文件的交互式建模方法。首先对目前爬升模架设备计算分析两种常规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介绍了mgt命令和mgt文件的交互式建模方法,重点对mgt命令建模的框架和格式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超高层工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建模效率且能应用于精细化计算分析。
以液压爬升模架和整体钢平台模架为典型代表的爬升模架设备在超高层建筑建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针对目前爬升模架设备计算分析建模效率低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Midas/Gen mgt文件的交互式建模方法。首先对目前爬升模架设备计算分析两种常规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介绍了mgt命令和mgt文件的交互式建模方法,重点对mgt命令建模的框架和格式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实际超高层工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建模效率且能应用于精细化计算分析。
2018, 10(3): 104-107.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19
摘要:
地铁车站深埋于地下,结构复杂特殊,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情况下的人员伤亡,尤其是防止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消防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为在车站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火灾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对大型地铁站火灾进行了特性分析,分类介绍了地铁站火灾预警系统及相关预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地铁站内不同的火灾发生地点分析讨论了不同的人员疏散救援模式,对大型地铁车站火灾的消防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铁站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相参考。
地铁车站深埋于地下,结构复杂特殊,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情况下的人员伤亡,尤其是防止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消防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为在车站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火灾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到最小,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对大型地铁站火灾进行了特性分析,分类介绍了地铁站火灾预警系统及相关预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地铁站内不同的火灾发生地点分析讨论了不同的人员疏散救援模式,对大型地铁车站火灾的消防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铁站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相参考。
2018, 10(3): 108-111.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20
摘要:
本文针对城建档案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分别从当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开展城建档案数据挖掘与分析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前景分析几个方面做了阐述。城建档案挖掘与分析主要是以分析、关联、整合档案数据为核心,建立完整的城市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城建档案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知识服务引擎、网络化信息资源灵活组合方式、智能化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服务;构建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知识检索、统计汇总、空间模型分析、辅助决策专题制图等功能。未来城建档案将向管理查询自动化、数据资源一体化、服务网络化发展,更好的利用城建档案数据做好决策辅助服务。
本文针对城建档案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分别从当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开展城建档案数据挖掘与分析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前景分析几个方面做了阐述。城建档案挖掘与分析主要是以分析、关联、整合档案数据为核心,建立完整的城市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城建档案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知识服务引擎、网络化信息资源灵活组合方式、智能化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服务;构建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知识检索、统计汇总、空间模型分析、辅助决策专题制图等功能。未来城建档案将向管理查询自动化、数据资源一体化、服务网络化发展,更好的利用城建档案数据做好决策辅助服务。
2018, 10(3): 112-115.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21
摘要:
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颁布实施以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今,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绿色建筑的落地性变得越来越强。在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开发企业会对增量成本十分关注,但由于其专业的局限和理解的偏差,大家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申报的角度为大家解析如何正确的计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从而引导大家客观看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问题,也有利于绿色建筑良性发展。
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颁布实施以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今,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绿色建筑的落地性变得越来越强。在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开发企业会对增量成本十分关注,但由于其专业的局限和理解的偏差,大家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申报的角度为大家解析如何正确的计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从而引导大家客观看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问题,也有利于绿色建筑良性发展。
2018, 10(3): 116-118.
doi: 10.16670/j.cnki.cn11-5823/tu.2018.03.22
摘要:
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系统,是新一代新型模板支撑系统。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节省很多。铝模板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然而铝模板存在现场变更困难的问题,要求模板严丝合缝。本文探讨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找出最优的施工顺序,以节省时间,并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施工的方法来降低出错的概率。
铝模板,全称为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系统,是新一代新型模板支撑系统。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节省很多。铝模板设计研发及施工应用是建筑行业一次大的发展。然而铝模板存在现场变更困难的问题,要求模板严丝合缝。本文探讨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找出最优的施工顺序,以节省时间,并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施工的方法来降低出错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