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卷5期
2013, 5(5): 1-10.
摘要:
BIM应用与BIM软件密切相关,BIM应用需求产生了BIM软件的功能,但不是所有BIM软件功能都能满足应用的需求,它受到硬件环境、软件技术、人机交互界面、数据格式等方面的的约束。本文的目的旨在于目前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下、探讨BIM应用的合适方法。
BIM应用与BIM软件密切相关,BIM应用需求产生了BIM软件的功能,但不是所有BIM软件功能都能满足应用的需求,它受到硬件环境、软件技术、人机交互界面、数据格式等方面的的约束。本文的目的旨在于目前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下、探讨BIM应用的合适方法。
2013, 5(5): 5-49.
摘要: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地震中连梁能否有效发生破坏耗能对双重抗震防线、以及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连梁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非常关键,其刚度退化是导致地震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外框柱在芯筒发生严重破坏之前和之后承载能力均较难有效发挥,其阻止芯筒发生严重破坏的效果很弱;在双重防线设计中,可将重点放在芯筒本身二道防线的设计,从而弥补在芯筒和外框柱之间双重防线的设计困难和不足。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地震中连梁能否有效发生破坏耗能对双重抗震防线、以及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连梁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非常关键,其刚度退化是导致地震力降低的主要因素;外框柱在芯筒发生严重破坏之前和之后承载能力均较难有效发挥,其阻止芯筒发生严重破坏的效果很弱;在双重防线设计中,可将重点放在芯筒本身二道防线的设计,从而弥补在芯筒和外框柱之间双重防线的设计困难和不足。
2013, 5(5): 11-19.
摘要:
从个人电脑到服务器,从互联网到无线应用,未来以超便携终端为首的各种应用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在设计领域,传统的设计模式也正寻找同数字时代更有效结合的方法。一场基于移动互联的设计革命正迫在眉睫。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日常的工程实践作为基础,对手持终端上的全过程设计以及基于BIM的云应用进行了梳理, 提出了我们的解决方案与分析。希望为读者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设计打开新的思路。
从个人电脑到服务器,从互联网到无线应用,未来以超便携终端为首的各种应用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在设计领域,传统的设计模式也正寻找同数字时代更有效结合的方法。一场基于移动互联的设计革命正迫在眉睫。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日常的工程实践作为基础,对手持终端上的全过程设计以及基于BIM的云应用进行了梳理, 提出了我们的解决方案与分析。希望为读者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设计打开新的思路。
2013, 5(5): 20-25.
摘要: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简称为BIM技术,是建筑CAD技术从基于点线面的二维表达向基于对象的三维形体与属性信息表达的转变。BIM技术方面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的最大热点。本文详细阐述了CAD、BIM与协同的关系,指出BIM技术的目标、核心与基础是BIM研究与应用需要深刻理解、不可回避的三个关键问题,进一步介绍了上海交大BIM研究团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总结了当前BIM研究与应用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前景的展望。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简称为BIM技术,是建筑CAD技术从基于点线面的二维表达向基于对象的三维形体与属性信息表达的转变。BIM技术方面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的最大热点。本文详细阐述了CAD、BIM与协同的关系,指出BIM技术的目标、核心与基础是BIM研究与应用需要深刻理解、不可回避的三个关键问题,进一步介绍了上海交大BIM研究团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总结了当前BIM研究与应用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前景的展望。
2013, 5(5): 26-33.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工程项目的规模、造型、建造工艺水平等亦不断提升,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暴露出许多问题,甚至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 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及特点,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结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以BIM为出发点进行对策分析,以期望对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笔者从事新兴的BIM产业,经历了此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五年里见证了信息时代中BIM的价值,本文会以笔者作为BIM项目经理的身份,把此项新技术融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进行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工程项目的规模、造型、建造工艺水平等亦不断提升,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暴露出许多问题,甚至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 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及特点,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结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以BIM为出发点进行对策分析,以期望对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笔者从事新兴的BIM产业,经历了此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五年里见证了信息时代中BIM的价值,本文会以笔者作为BIM项目经理的身份,把此项新技术融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进行浅析。
2013, 5(5): 34-39.
摘要: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进两化(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此作为研究背景,从供应链优化管理的角度将项目参与各方纳入到统一的平台,并将关键环节的核心要素放在统一的平台上协同运转,建立以BIM模型为基础,集成虚拟建造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高端辅助工程设备的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实现对整个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管理,达到项目业务流程最优、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库存最小、资金周转更快、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基于供应链的预制构件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展示,并对未来平台的发展做了展望。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进两化(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此作为研究背景,从供应链优化管理的角度将项目参与各方纳入到统一的平台,并将关键环节的核心要素放在统一的平台上协同运转,建立以BIM模型为基础,集成虚拟建造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高端辅助工程设备的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实现对整个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管理,达到项目业务流程最优、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库存最小、资金周转更快、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基于供应链的预制构件数字化精益建造平台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展示,并对未来平台的发展做了展望。
2013, 5(5): 40-44, 62.
摘要:
近年来物联网迅猛发展,其在智能建筑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深度应用却很少。本文首先回顾了物联网及其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发展现状,然后以公司在建的新办公楼项目为依托详细阐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需求及具体的物联网技术施工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物联网与BIM融合的未来。
近年来物联网迅猛发展,其在智能建筑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深度应用却很少。本文首先回顾了物联网及其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发展现状,然后以公司在建的新办公楼项目为依托详细阐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需求及具体的物联网技术施工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物联网与BIM融合的未来。
2013, 5(5): 50-56.
摘要:
本文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不完备模态测试信息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对建立的杆系结构损伤识别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一拱桥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结构的损伤定位和定量研究,在测试数据不完备及一定数据噪声水平条件下,本文的方法仍有较好的损伤识别能力。
本文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不完备模态测试信息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对建立的杆系结构损伤识别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一拱桥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结构的损伤定位和定量研究,在测试数据不完备及一定数据噪声水平条件下,本文的方法仍有较好的损伤识别能力。
2013, 5(5): 57-62.
摘要:
为了探索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定量评价方法,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构建从指数到因素到因子的三个层次的施工安全指数体系,以期全面综合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指数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施工安全指数能够量化、动态表述工程施工安全状况,并根据相应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剖析引起施工安全变化的内在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和提高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
为了探索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定量评价方法,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构建从指数到因素到因子的三个层次的施工安全指数体系,以期全面综合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指数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施工安全指数能够量化、动态表述工程施工安全状况,并根据相应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剖析引起施工安全变化的内在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和提高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
2013, 5(5): 63-70, 74.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入运用,国内外出现了许多用经典曲面和自由曲面[1 ]造型的建筑。椭球面是一种重要的经典曲面,可用于建筑造型的场合比球面更为广泛。实际工程中却还是较多的选择球面进行几何造型。如何在椭球面上进行优美的网格剖分,国内相关文献与图形都难以见到。原因是椭球面上的几何量的计算、几何性质分析较为复杂。椭球面斜驶线微分方程求解较为困难。本文采用内蕴几何的观点和方法建立三种不同情况椭球面的斜驶线微分方程。并进行了求解,分别获得解析解、级数解及数值解。讨论了椭球面与平面的共形对应,椭球面的等距面方程。通过具体的算例,在犀牛平台采用NURBS技术进行了三维演示。
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入运用,国内外出现了许多用经典曲面和自由曲面[
2013, 5(5): 71-74.
摘要:
本文从BIM技术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我国市场上现有暖通空调设计软件。对比数据互用性,发现暖通设计软件为了增强专业协同,信息交换格式从几何信息的交换发展到特定用途甚至全专业信息交换。对比与其它软件的集成,发现暖通设计软件与建筑性能化软件包括节能软件集成,综合解决环境与能耗问题,同时使模拟走向设计。对比设计流程,信息交换与设计流程的结合至关重要。对比产品库,发现产品库需要标准化,有三维参数化趋势。
本文从BIM技术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我国市场上现有暖通空调设计软件。对比数据互用性,发现暖通设计软件为了增强专业协同,信息交换格式从几何信息的交换发展到特定用途甚至全专业信息交换。对比与其它软件的集成,发现暖通设计软件与建筑性能化软件包括节能软件集成,综合解决环境与能耗问题,同时使模拟走向设计。对比设计流程,信息交换与设计流程的结合至关重要。对比产品库,发现产品库需要标准化,有三维参数化趋势。
2013, 5(5): 75-78.
摘要:
经过前面若干年的实践和普及,大家都知道BIM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并且认识到BIM的成功应用很难靠个人单打独斗来完成,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和规划。问题是企业用什么方法来开展BIM应用比较容易成功呢?本文分析了目前常见的“BIM型BIM小组”、“年轻人负责BIM应用”、“全员BIM”等几种企业BIM应用方法,提出“项目型BIM小组”是企业BIM应用的成功路线。
经过前面若干年的实践和普及,大家都知道BIM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并且认识到BIM的成功应用很难靠个人单打独斗来完成,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和规划。问题是企业用什么方法来开展BIM应用比较容易成功呢?本文分析了目前常见的“BIM型BIM小组”、“年轻人负责BIM应用”、“全员BIM”等几种企业BIM应用方法,提出“项目型BIM小组”是企业BIM应用的成功路线。
2013, 5(5): 79-87,97.
摘要:
在上海中心大厦逐渐展现优雅形态的背后,是从方案策划到幕墙施工,从信息采集到工程管理,都以BIM技术作为驱动力,以创新理念打造精品幕墙工程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BIM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的设计、加工和施工全过程的应用实施,展现了BIM在幕墙领域的实践价值。
在上海中心大厦逐渐展现优雅形态的背后,是从方案策划到幕墙施工,从信息采集到工程管理,都以BIM技术作为驱动力,以创新理念打造精品幕墙工程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BIM在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的设计、加工和施工全过程的应用实施,展现了BIM在幕墙领域的实践价值。
2013, 5(5): 88-91.
摘要:
通过几年的发展,BIM技术在国内建设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现阶段的BIM应用主要集中在管线综合排布、施工方案模拟、工程量统计等专项应用上,BIM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还比较缺乏。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和传统项目管理系统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制约因素,提出了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架构,探索了BIM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几年的发展,BIM技术在国内建设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现阶段的BIM应用主要集中在管线综合排布、施工方案模拟、工程量统计等专项应用上,BIM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还比较缺乏。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和传统项目管理系统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制约因素,提出了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架构,探索了BIM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3, 5(5): 92-97.
摘要:
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种类很多,如何正确选择所需要的软件,成为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总结现有的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结合目前软件评价方法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软件选用的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处理。通过建立基于软件评估体系ISO/IEC9126的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实现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选用,为设计者在设计初阶段选择何种建筑性能分析软件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种类很多,如何正确选择所需要的软件,成为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总结现有的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结合目前软件评价方法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软件选用的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处理。通过建立基于软件评估体系ISO/IEC9126的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实现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选用,为设计者在设计初阶段选择何种建筑性能分析软件提供参考依据。
2013, 5(5): 98-101.
摘要:
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状况,以及分析国内外高校对BIM技术的研究和教学现状,结合我国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条件,分析论证在普通高等院校开设BIM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BIM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师资集成的建议。
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状况,以及分析国内外高校对BIM技术的研究和教学现状,结合我国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条件,分析论证在普通高等院校开设BIM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BIM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师资集成的建议。
2013, 5(5): 102-106.
摘要:
随着硬件和互联网技术以及BIM技术的发展,为了在业主、设计、建设等单位沟通更加高效便捷,构建一套完整的基于移动设备的建筑协同设计解决方案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可以浏览建筑三维模型、查看项目说明文档、使用文本图片等方式反馈审批建议的移动应用。在移动设备服务于建筑协同设计的同时,其本身的有限内存带宽和CPU计算速度也限制着系统在显示大模型时的渲染速度。通过作者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本文主要从用户交互、显示优化和跨平台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随着硬件和互联网技术以及BIM技术的发展,为了在业主、设计、建设等单位沟通更加高效便捷,构建一套完整的基于移动设备的建筑协同设计解决方案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可以浏览建筑三维模型、查看项目说明文档、使用文本图片等方式反馈审批建议的移动应用。在移动设备服务于建筑协同设计的同时,其本身的有限内存带宽和CPU计算速度也限制着系统在显示大模型时的渲染速度。通过作者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本文主要从用户交互、显示优化和跨平台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2013, 5(5): 107-109, 113.
摘要:
工业基础类库(IFC)标准的制定主要用来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定义,它是达到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之间协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NBIM采用用例方法来精确的定义工程工作流规则之间信息交流的数据需求。工作流中的交换信息由交换模型(EM)定义,而交换对象(EO)是形成EM积木块。在为不同的BIM应用工具之间产品模型数据的交换编译模型视图定义(MVD)之前,我们必须确定工程、施工、产品的语义范围,并嵌入到EO中,形成语义交换对象(SEO),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
工业基础类库(IFC)标准的制定主要用来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定义,它是达到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之间协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NBIM采用用例方法来精确的定义工程工作流规则之间信息交流的数据需求。工作流中的交换信息由交换模型(EM)定义,而交换对象(EO)是形成EM积木块。在为不同的BIM应用工具之间产品模型数据的交换编译模型视图定义(MVD)之前,我们必须确定工程、施工、产品的语义范围,并嵌入到EO中,形成语义交换对象(SEO),以达到更准确的效果。
2013, 5(5): 110-113.
摘要:
PKPM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在众多大型施工企业应用,成熟稳定,能适应不同施工企业的管理特点。系统分计划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报表管理、结算管理、基础信息、流程审批等功能。系统基于PKPMEIS平台和CEMIS.NET业务架构开发,适应性强,易于二次开发和异构系统集成。对企业降低采购成本、防止跑冒滴漏、积压浪费,对缩短建设工期,加快建设速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PKPM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在众多大型施工企业应用,成熟稳定,能适应不同施工企业的管理特点。系统分计划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报表管理、结算管理、基础信息、流程审批等功能。系统基于PKPMEIS平台和CEMIS.NET业务架构开发,适应性强,易于二次开发和异构系统集成。对企业降低采购成本、防止跑冒滴漏、积压浪费,对缩短建设工期,加快建设速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义。
2013, 5(5): 114-118.
摘要:
数字建筑作为数字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IM作为数字城市的血液,给数字城市带来了生机。本文基于WorldWind三维地理信息浏览平台,结合IFC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阐述了GIS与BIM结合的技术路线,并据此探讨了在建筑规划、运营维护阶段的实际应用。
数字建筑作为数字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BIM作为数字城市的血液,给数字城市带来了生机。本文基于WorldWind三维地理信息浏览平台,结合IFC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阐述了GIS与BIM结合的技术路线,并据此探讨了在建筑规划、运营维护阶段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