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4-7461
  • CN: 11-5823/TU
  •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中国图学学会
  • 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审稿登录

检索系统

期刊检索

关键词检索

2015年7卷1期

显示方式 :           |     

BIM技术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马智亮, 杨之恬
2015, 7(1): 1-7.
[摘要](1088) [FullText HTML] (807) [PDF 1601KB](13)
摘要:
本文分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首先,建立现行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过程模型;其次,在总结现行管理模式中所存问题的基础上,基于BIM等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提出改进的过程模型;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新模型,分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功能需求。依据上述方法,本研究共提出了37项功能需求,为进一步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的研究
田佩龙, 李哲, 胡振中, 邹东
2015, 7(1): 8-13.
[摘要](1220) [FullText HTML] (511) [PDF 2447KB](13)
摘要:
机电设备的管理是建筑运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采用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实现,其监测信息不能供其它系统有效地共享和利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的数据共享,然而目前在机电领域BIM的研究和应用大多是利用BIM工具建立含有丰富信息的机电设备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查询等手段辅助运维管理,而在对BIM与监测信息集成方面还有待研究。本文通过研究BIM与建筑机电设备监测信息集成方法,建立机电设备监测扩展信息模型,从而充分发挥监测信息的价值,为建筑机电运维的高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南宁龙光世纪项目BIM应用及价值分析
阳舒华, 周俊阳
2015, 7(1): 20-24.
[摘要](1234) [FullText HTML] (614) [PDF 2782KB](12)
摘要: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相关信息的工程信息模型,近年来伴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行业内被逐步的广泛认知和深入应用,越来越多项目也将BIM技术应用其中。但是随着BIM技术的广泛应用,BIM技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也被业内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案例的分析,旨在给建筑项目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迪。
基于BIM技术的设施管理SWOT分析
金伟强, 李明照
2015, 7(1): 25-29.
[摘要](1322) [FullText HTML] (872) [PDF 1768KB](16)
摘要:
结合国内BIM和设施管理发展的现状,利用SWOT分析法探索和研究基于BIM模型的设施管理,并对最终实现BIM技术为设施管理服务提出建议。
基于BIM的管道支吊架辅助布置系统
刘济凡, 熊峰
2015, 7(1): 30-36.
[摘要](1291) [FullText HTML] (838) [PDF 4281KB](11)
摘要:
基于BIM开发研究了管道系统支吊架的辅助布置系统,系统以通用BIM软件REVIT为平台,通过二次开发,创建了各类支吊架模型库,在管道设计图模型上直接添加支吊架模型,将管道支吊架安全复核与三维实体布置结合,精准确定支吊架位置并直观显现,提高了施工的精细度。同时提供了物料统计功能,为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提供了便利。
数字时代的建筑模数化设计方法思考
程姜, 王凯
2015, 7(1): 37-40.
[摘要](1098) [FullText HTML] (888) [PDF 2207KB](13)
摘要:
建筑模数化在我国古代广泛使用,随着设计手段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为传统的设计思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文章从模数起源展开思考,引申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模数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思路。
通过BIM平台让数据从设计流动到施工
闫文凯, 张国栋
2015, 7(1): 41-43.
[摘要](1051) [FullText HTML] (616) [PDF 1546KB](19)
摘要:
BIM5D平台是件以BIM集成平台为核心,通过三维模型数据接口集成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个专业模型,并以BIM集成模型为载体,将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工艺、图纸、材料、劳动力等信息集成到同一平台,利用BIM模型的形象直观、可计算分析的特性,为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现场协调、成本管理、材料管理等关键过程及时提供准确的构件几何位置、工程量、资源量、计划时间等,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减少施工变更,缩短项目工期、控制项目成本、提升质量。
基于Revit的结构平法施工图运用研究
董爱平
2015, 7(1): 44-48.
[摘要](1206) [FullText HTML] (537) [PDF 3714KB](12)
摘要: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逐步落地,BIM越来越受到业主和工程建设行业各方的认可。然而,由于国内外施工图表达方式的差异,BIM出图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Autodesk Revit软件,通过共享参数将BIM模型构件和注释符号、配筋信息建立起了内在的联系,实现了模型构件与注释信息之间的双向关联。通过定制视图样板、项目样板,最终实现了结构平法施工图在Revit项目中的表达,解决了三维设计中结构专业出图的瓶颈。与传统CAD相比,Revit中施工图的表达方法,能减少错误、提高设计质量。
浅谈BIM软件系统与云计算
方琦
2015, 7(1): 49-52.
[摘要](1208) [FullText HTML] (610) [PDF 1066KB](19)
摘要:
本文通过对BIM系统和云计算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简单阐述了笔者对于云计算时代BIM软件系统应用模式的一些看法。云计算的特征符合BIM软件系统的发展需要,云计算时代的BIM软件系统应该更好的实现数据乃至功能的整合和互通。这将为用户和行业带来利益,也更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技术研究
数字化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策划中的关键作用
刘昕晔
2015, 7(1): 53-59.
[摘要](1175) [FullText HTML] (531) [PDF 3566KB](14)
摘要:
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正式步入“深绿”阶段,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的内容也相比2006版有了巨大的进步,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要求从此进入“以实际效果为检验标准”阶段。这意味着多年前那种把新型建材、新技术设备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号称“绿色建筑”的做法已经适应市场的要求,更不符合国家的政策;只有以运营阶段取得真实高效的节能减排、提升室内外环境品质为目的进行精细化设计,才是满足“深绿”阶段设计要求的唯一手段,进而在市场经济中良性成长。必须强调的是,尽管检验绿色建筑实效性重点落在了运营阶段,设计阶段仍然是决定建筑拥有良好“绿色”基础的最重要阶段。在设计中制定优秀的绿色建筑策略,确保应用适宜适量的建筑技术,是做到绿色建筑的首个关键步骤。本文以实例论述了数字化模拟技术在精细化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字化模拟技术以其高可靠性、低投入成本、占据工程周期短、灵活性强等特点成为了制定绿色建筑策划并预判各类绿色技术未来效果的可靠工具。
基于Affordance的建筑设计知识建模方法研究
张晓霓
2015, 7(1): 60-64.
[摘要](1093) [FullText HTML] (804) [PDF 1941KB](10)
摘要: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通常需要考虑来自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因素。由于这些因素通常是隐藏在最终详细设计结果(建筑设计图纸等)背后,这给建筑设计知识的重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设计方法学中的新概念—Affordance,来解决建筑设计中隐性设计知识的建模与应用问题。首先,本文将探索建筑设计中的Affordance概念,将目前主要用于概念设计的Affordance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的详细设计阶段;接着,将提出基于形状-行为-Affordance(Form-Behavior-Affordance,FBA)信息模型,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对设计结果的全生命周期内所需要考虑的各种隐性因素进行建模;然后,将借助于遗传编程(Genetic-Programming)技术对建筑设计知识进行建模;最后,通过某教学楼扩建案例来展示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响应面优化算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焦柯, 梁施铭, 贾苏
2015, 7(1): 65-68, 84.
[摘要](820) [FullText HTML] (584) [PDF 1744KB](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响应面算法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程序实现,包括响应面数据获取、数据拟合和数学规划。针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壁垒厚度、多峰值、初始点不在可行域等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结合计算机技术,详细讨论了响应面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对程序进行验证,说明响应面算法适用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混合网格重叠方法在多体相对运动中的应用
康忠良, 方媛媛
2015, 7(1): 69-74.
[摘要](869) [FullText HTML] (592) [PDF 3236KB](8)
摘要:
本文发展了混合网格的动态重叠方法。基于线性重构方法,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网格间的插值策略。所建立的网格间边界定义方法的性能优秀可靠,网格装配后的插值边界光滑且网格匹配性较好。耦合求解非定常NS方程和刚体6DOF运动方程来模拟多体相对运动问题。外挂物分离问题的数值计算表明,所发展的动网格方法对于处理多体相对运动模拟问题是快速准确可靠的。
共振碎石化沥青加铺层层底弯沉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杨洋, 冯德梁
2015, 7(1): 75-79.
[摘要](908) [FullText HTML] (587) [PDF 2123KB](9)
摘要:
为了更好地指导共振碎石化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设计及施工生产。以四川成都崇州市华怀路崇双段旧线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建立及计算ANSYS模型,分析沥青加铺层层底弯沉影响因素,同时得到沥青加铺层推荐厚度。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碎石化道路施工及设计提供依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位移比、周期比的本质探讨
向柏, 庄伟
2015, 7(1): 80-84.
[摘要](1002) [FullText HTML] (1176) [PDF 1086KB](11)
摘要:
简要地介绍了规范对位移比、周期比的规定,根据作者多年设计工程经验,对位移比、周期比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强调了控制扭转变形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位移比、周期比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程序操作及在实际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控制周期比、位移比的方法,文章最后列举了在实际设计中,位移比、周期比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SATWE对柱刚域范围的确定方法及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吴海楠
2015, 7(1): 85-88.
[摘要](808) [FullText HTML] (893) [PDF 1751KB](9)
摘要:
框架结构和其他结构形式中的框架部分都存在梁柱相交的重叠部分,当此重叠部分相对其跨度较大时,构件交点处会形成刚性节点区域,刚域尺寸的确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整体分析结果。采用不同方法确定柱刚域范围对结构的分析结果和设计结果存在差异,尤其是对框架结构和以框架受力为主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框架部分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现行结构设计规范阐述SATWE软件确定柱刚域范围方法和考虑梁柱刚域对于结构刚度的影响。
锚杆式挡土墙的Revit族创建与应用
高升, 邓小云
2015, 7(1): 90-94.
[摘要](1050) [FullText HTML] (1159) [PDF 4148KB](14)
摘要:
三维BIM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在一些地形或建筑、结构形式复杂的项目中,三维模型更能体现其优势。本文介绍在某地形复杂的项目中,利用Revit软件,实现锚杆式挡土墙族的制作与工程应用。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岩土参数优化反分析
侯林波
2015, 7(1): 95-98.
[摘要](821) [FullText HTML] (540) [PDF 1714KB](8)
摘要:
由于地下工程岩土力学参数的复杂性,在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岩土力学参数是比较困难的,而岩土参数对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成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遗传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结合数值模拟试验对地下工程岩土力学参数进行优化反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PKPM软件中钢筋混凝土柱双偏压配筋设计方法
常丽娟, 刘岩
2015, 7(1): 99-102.
[摘要](929) [FullText HTML] (549) [PDF 1063KB](12)
摘要:
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比较复杂的一项计算,常用结构分析设计软件来进行计算,本文对PKPM软件中的钢筋混凝柱双偏压计算分析和配筋设计作了详细介绍,可以作为使用PKPM进行结构设计时的参考。
环球行业发展
BIM在澳大利亚工料取量行业应用现状及经验
阿基巴德·埃比努, 苏达·万卡塔史(原著)
2015, 7(1): 103-110.
[摘要](1104) [FullText HTML] (584) [PDF 1461KB](18)
摘要:
研究表明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的使用正日益增多,然而,BIM在工料取量(Quantity Survey)行业中得到何种程度的应用还没有很清楚的结论。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澳大利工料取量行业中BIM应用的现状和经验,进而了解他们在应用BIM技术特性方面所取的进展。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是通过对180家工料取量公司进行网上问卷(其中40家得到有效回复)和对两家公司深入访谈得到的。研究发现BIM并没有很广泛地被工料取量公司采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由设计者发布的三维(3D)模型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BIM模型所含信息的不完全性;缺乏对应用BIM的新业务流程的了解;客户需求不足;以及在应用BIM新技术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成本。目前看来,大多数公司都有在计算机辅助下通过二维图纸,成本计划及工程量清单对项目进行工料估算的经验,但是他们很少有使用三维BIM模型进行工料自动计算,而目前三维模型也大多只用于可视化演示方面。在很多基于BIM的项目中,工料取量公司一般不会得到设计者发布的BIM三维模型,相反,多是通过二维图纸进行工料和造价估算。在一些使用三维模型进行自动估价的项目中,也没有明确地显示出能节省时间成本,相反,造价师在估算前在验证三维模型完整性及工料分类上反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同时,在没有一个全行业的对建筑施工项目的进行标准化编码的前提下,工料取量师也缺乏转换到五维(5D)BIM进行造价估算的动力。最后,为解决此困境,本文提出了在工料估价领域推广BIM应用的一些具体措施,供业界参考。
衡量BIM的颠覆性创新效应:理解BIM/VDC的价值网络
约翰·托宾, 王娜
2015, 7(1): 111-115.
[摘要](1151) [FullText HTML] (858) [PDF 1922KB](18)
摘要:
本文通过衡量BIM的颠覆性创新效应,深刻地剖析了BIM/VDC的价值网络。首先, 作者引用克里斯坦森的“持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概念,对两种不同的创新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颠覆性创新产生的两种方式:低端颠覆性创新和新市场颠覆性创新。接着,作者用价值网络的概念解释了为什么说BIM代表了一次颠覆性创新:BIM向既有价值网络引入了新的做法,开拓了新的市场,吸引了新的消费者,并将最终开创新的价值网络。最后,作者指出要成功将BIM/VDC的未来价值网络引入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陌生的事物,随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创新。
英国政府的BIM战略:施工运营建筑信息交换(COBie)及其他[1]
尼古拉斯·尼斯贝特, 王娜
2015, 7(1): 116-118.
[摘要](1385) [FullText HTML] (792) [PDF 1330KB](19)
摘要:
本文回顾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的BIM策略, 即施工运营建筑信息交换(COBie)。尽管英国政府没有直接使用BIM这个通用术语,但是BIM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比如: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项目等。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去推进BIM技术在英国建筑行业的应用,比如中央政府白厅(Whitehall)指出了在政府采购中应用BIM的重要性,并规定所有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不管新建的还是翻新的,都应该利用BIM技术统一管理;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还制定了BIM国家级应用库;一系列的BIM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得以开展。因此,作者得出结论,全生命周期BIM应用迟早会被建筑业主采用,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 版权所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
  • 京ICP备17057008号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兴化路2号院1号楼
  • 电话:010-64517910 邮编:100013
  • 微信号:tmxxjs  QQ:342182902  E-mail:tmxxjs@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