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4-7461
  • CN: 11-5823/TU
  •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中国图学学会
  • 承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审稿登录

检索系统

期刊检索

关键词检索

2015年7卷3期

显示方式 :           |     

BIM技术应用
BIM是关于整个星球的
凯斯·斯努克, 曹春莉
2015, 7(3): 1-15.
[摘要](945) [FullText HTML] (1043) [PDF 36654KB](13)
摘要:
本文基于历史及当前在英国的活动,并在适当情况下参考当前的发展及同时期别的发展。它首先承认我们必须关于我们星球的资源消耗采取行动。并最后总结出,通过加入适当的数据综合,我们有更好的机会解决这个问题。关于建筑业,本文首先从1990年以前一个著名建筑师的名言,过渡到一个充斥着数据的世界,并经历了一个态度的改变。文章建议为了丰富社会生活和促进企业合作,数据应该尽可能地释放给大众。建筑环境,特别是建筑行业是本文的重点,并指出行业在沟通、团队合作和技术更新的相对弱点。BIM是当前发展的驱动力,对它能造成的必要改变的能力有很高的期望,英国对此尤为重视,而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这里,基于那些深思熟虑的措施,现在普遍认为英国在该领域将处于领先地位,那些应用于英国市场的标准和指令也会国际化。这将会在行业中占据领先的主导地位。
基于BIM的非结构化信息自动关联机制研究
张云翼, 张建平, 刘强, 刘刚
2015, 7(3): 16-21.
[摘要](951) [FullText HTML] (732) [PDF 14180KB](16)
摘要:
目前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信息仍主要以非结构化文档的形式进行存储,本文研究非结构化信息与高度结构化的BIM模型数据的关联机制,以实现基于BIM的非结构化信息的查询与提取,提高其使用效率。本文提出基于文档标题和文档内容相结合的关联机制,搜索与特定文档相关的模型实体,并根据计算的相关度进行排序,经用户确认后建立文档与模型实体之间的关联。实例验证表明,如果模型实体命名规范,文档表述与之较为匹配,本方法可以召回所有相关实体,且相关实体均出现在列表的前方,关联后的文档可以基于BIM实体动态查询,提高了非结构化信息的利用效率。
互动与融合之道—BIM与传统建构方式的整合
吴吉明, 倪琛
2015, 7(3): 22-27.
[摘要](1235) [FullText HTML] (652) [PDF 9401KB](11)
摘要:
BIM与传统的建构方式,在设计的不同阶段拥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与优势,在设计的不同设计阶段,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为目的,合理搭配,综合运用各类设计工具或软件,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将大大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理论结合实际,根据我们在忻州市规划馆、博物馆、档案馆项目中的实际体会,我们提出了一整套基于设计师思路的整合式的建构逻辑。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总结,对此类项目的设计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BIM结构设计应用
赵华英
2015, 7(3): 30-39.
[摘要](1202) [FullText HTML] (985) [PDF 19544KB](34)
摘要:
建筑行业中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它是基于独特的信息数据库的协同工作平台, 是一种新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BIM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行业各阶段的工作效率。BIM将会因其巨大的潜力被广泛采用,并会导致建筑行业步入一个新时代—建筑信息时代。然而,在建筑设计和工程公司,BIM被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应用进展:不知道如何正确去使用BIM使设计过程更加有效,采用BIM如何管理整个设计过程,更确切地说,没有一个清晰实用的BIM的设计流程和方法。本文通过使用BIM软件工具Revit开展真实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探讨了具体的基于BIM的设计流程。首先它从建立模型到结构分析,来显示整个设计过程。最后,本文总结了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一个可实施的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方法,同时对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基于CATIA高级知识工程在BIM桥梁钢筋建模中的应用
刘飞虎
2015, 7(3): 43-47.
[摘要](1131) [FullText HTML] (691) [PDF 9886KB](19)
摘要:
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已在建筑行业提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应用要求,并建立了BIM国家级应用标准。我国引入BIM技术较晚,技术尚不成熟,目前正在各个行业,特别是铁路、建筑、水电行业推广BIM技术。中国铁路总公司各所属单位也已纷纷开展部分BIM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工作,如铁一局、铁二局等工程局和铁二院已投入了多个试点项目,发展较快。本文以某项目为工程背景,针对该工程桥梁三维模型中桥墩钢筋的创建过程,介绍CATIA(Computer-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高级知识工程在BIM桥梁钢筋建模中的应用。此应用方法可快速创建结构复杂桥墩内不同型号的钢筋,较一般的三维建模方法来讲更为快捷、方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后续在虚拟施工仿真、施工工艺指导、施工信息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美国BIM应用案例浅析:BIM如何减少建筑能耗及实现数字化工厂
尤娜·张, 金索·吉姆
2015, 7(3): 48-62.
[摘要](1331) [FullText HTML] (912) [PDF 31621KB](27)
摘要:
本文选取了美国两个典型的BIM应用案例:(一)美国克莱门森大学生命科学楼项目;(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俄亥俄州托莱多变速器厂扩建工程。其中案例(一)展示了如何应用BIM技术提高建筑物能耗,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量度,从而使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措施可以得以量化。根据建筑能耗仿真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建筑节能措施,建筑可以节约能源成本达到20%以上。案例(二)则展示了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数字化工厂的建造。该项目的最大的挑战是在建造新建筑及翻修已有设施的同时保持通用汽车工厂正常的操作和维护,这一进程中应允许设计和建造团队便利的访问来自多种来源的信息,包括现有的文件,模型和已有设施有关的数据。作为业主方的通用汽车全球设施管理部深知如何预先设定该项目,并在支持高效的工作流程提供所有基础数据和标准方面发挥适当的作用。
施工安全中的BIM应用:奥本大学项目案例分析
亚历克斯·贝林格, 萨尔曼·阿兹哈尔, 王娜
2015, 7(3): 63-66.
[摘要](1216) [FullText HTML] (594) [PDF 7452KB](11)
摘要:
施工安全规划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发现项目施工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而应用BIM技术(3D可视化技术和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将安全问题与施工规划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实时管理施工现场信息和施工安全规划提供了可行的方法。BIM的使用还鼓励了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如设计者、分包商和安全专家等,积极地参与到项目风险评估和规划中来。本文通过美国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一个在建项目的施工安全规划的案例分析,展示和验证了4D 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潜力。
BIM技术在某超高层项目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石韵, 刘军生, 韩大富, 吴延, 王宝玉, 田园
2015, 7(3): 67-70,96.
[摘要](1170) [FullText HTML] (774) [PDF 8022KB](17)
摘要:
合某超高层项目,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施工企业对项目工程信息的集成管理。以BIM模型为基础,使项目各参建方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文档、视频的提交、审核及使用,并通过在投标阶段及施工阶段应用,实现数字化施工,达到从经营投标到施工、维护全面实现建筑信息化和精细化的目标。
航站楼双曲屋面参数化设计
钱凯法, 潘一平, 吴新泉, 李远晟
2015, 7(3): 71-74.
[摘要](1308) [FullText HTML] (940) [PDF 7101KB](13)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项目的复杂双曲屋面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航站楼屋面整体采用“大跨度、小曲率、多变化”的结构形式,属国内首创。在屋盖系统的设计流程中,BIM模型做为一个信息传递的统一载体贯穿了项目的全过程,各参与方通过这一载体完成了交互式协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项目高品质地顺利实施。同时,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双曲面复杂屋盖系统进行准确定位、精确分析、高效优化,最终实现了屋盖系统工程造价大幅降低的喜人效益。
Lumion在BIM技术建筑表现的应用
周坤, 谭健
2015, 7(3): 75-79.
[摘要](1320) [FullText HTML] (1548) [PDF 9423KB](19)
摘要:
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广泛应用,BIM技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也被业内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Lumion在BIM技术建筑表现的应用,充分发挥BIM的价值,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通过直接利用revit模型导出做建筑表现,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成本,为建筑方案前期推敲以及后期建筑表现提供支持。
技术研究
复杂形态建构与逻辑对接—天狮大学体育中心建构研究
赵旭, 吴吉明
2015, 7(3): 83-87.
[摘要](1080) [FullText HTML] (713) [PDF 9374KB](12)
摘要:
对于大部分的自由形态建构,通常的设计方式下我们往往从数学的逻辑结构出发开始设计。而这样的方式下,往往很难从整体角度控制建筑的整体形态,使我们对设计走向的整体控制产生偏差。为了解决这样的设计实际,我们根据天狮大学体育中心项目中的实际体会,提出了一套基于设计师思路的整体性的数字建构方式与逻辑优化心得。也希望由此对此类项目的设计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于AutoCAD参数化建模中标注约束运行机制的猜想
李潇潇, 张其林
2015, 7(3): 88-91.
[摘要](2088) [FullText HTML] (1271) [PDF 5942KB](11)
摘要:
ObjectARX是一个能快速访问AutoCAD图形数据库的DLL,新版CAD自带的参数化功能也是利用ObjectARX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的。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CAD参数化功能中标注约束可能的运行机制。
巧用Revit自有构件创建特殊模型
许诗
2015, 7(3): 92-96.
[摘要](949) [FullText HTML] (1204) [PDF 10494KB](12)
摘要:
Revit作为实现BIM的一种工具,被广泛应用。但Revit作为一款由国外引进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我国的规范,制作出满足要求的构件。因而在使用Revit建模中,巧用软件中自有构件或工具,建立复杂模型,能有效避免外部族载入过多,导致软件运行速度减慢。分别从墙构件、屋顶\楼板\天花板构件、施工图修改工具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以往解决方法相比较,便于明细表统计,快速提高建模速度,可以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武汉地区淤泥质软土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风险控制
叶万敏, 卢雄, 张绍辉, 刘宝林
2015, 7(3): 97-103.
[摘要](1227) [FullText HTML] (686) [PDF 14938KB](11)
摘要:
本文以武汉地铁七号线长丰站为例,通过事故树理论分析得出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接缝漏水、纵坡失稳、基坑变形、涌水涌砂、周围地表沉降、基坑基底隆起等风险。针对性的对长丰站5月份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连墙墙体测斜、土体沉降、立柱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连墙倾斜过大、立柱沉降、地连墙渗漏等是基坑变形过大的征兆,也是超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常见风险,因此需要通过采取及时架设钢支撑、放坡开挖、加强监测、及时降水等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及时的安全预警及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得长丰站基坑开挖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长丰站主体结构得以顺利完工。通过对长丰站基坑开挖风险的成功预警与控制,以期为武汉地区淤泥质软土超深基坑开挖风险控制提供建议。
美国“能源之星”建筑能效比对工具介绍
李淑芸, 李鑫, 魏征
2015, 7(3): 104-107.
[摘要](1293) [FullText HTML] (640) [PDF 10355KB](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外的建筑节能软件应用情况,主要介绍美国环保局推出的建筑能效评价工具“能源之星”Energy Star软件项目开发背景、基本情况、技术路线,并对我国已开展的建筑能效比对方面的工作做论述。该文章建议我国在开发建筑物能效基准比对工具时要多渠道扩大建筑物能效基础数据库,并确定适合我国的建筑物能效比对的基础数据,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建筑能效基准比对工具。
基于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几点探讨
王少锋, 李庆平, 高洋, 王凯
2015, 7(3): 108-110.
[摘要](1490) [FullText HTML] (585) [PDF 7597KB](14)
摘要:
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然而,对于驶入发展快车道的我国绿色建筑,当前应当冷静分析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本文在绿色运营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期间的运营成本及管理机制问题,并对提高绿色建筑运营水平的措施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总结了有效的运营管理手段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绿色运营所带来高昂的运行成本以及国家不健全的鼓励措施往往会打击开发商以及物业管理团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有效的运营管理手段才是绿色建筑实施的关键。
二次开发实现从AUTOCAD到REVIT快速翻模技术研究
王建宇, 王昕妍
2015, 7(3): 111-115.
[摘要](1818) [FullText HTML] (1422) [PDF 9388KB](28)
摘要:
本文从工程设计实际需求出发,结合Autocad及Revit二次开发技术,并以Excel作为数据中间储存及补充输入工具,实现Revit各类模型基于DWG二维图形的三维快速重建功能,提高REVIT建模效率,适合于BIM技术用于工程设计验证时使用。
  • 版权所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
  • 京ICP备17057008号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兴化路2号院1号楼
  • 电话:010-64517910 邮编:100013
  • 微信号:tmjzgcxxjs  QQ:3676678954  E-mail:tmqk@cgn.net.cn
本系统由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 技术支持: info@rhhz.net